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御书房。龙书案上放着一份圣旨,上面墨汁未干,看样子是刚刚抳好的。

    门外响起了宫人的禀报声“皇上,秦侍卫求见。”

    “让她进来。”

    书房门大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人,正是秦玉。她一转脸就看到了龙书案后闭目的永帝。

    “大哥你这是?”秦玉说着往前走了几步,可刚到龙书案旁边时,她就愣住了。因为她清清楚楚的看到桌上的那份圣旨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几个字:将吕氏太后,贬为瑜太妃。

    秦玉眨了眨眼睛,再看,还是那几个字。在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她不禁疑惑的问道:“大哥,你这是?”

    永帝睁开眼睛,二目之中却满是疲惫与惆怅。他看了看那份圣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了下头。

    这下,秦玉更糊涂了“为何?她、那可是太后啊!是您的生身之母,有何事情要到这个地步?”

    对于秦玉的问题,永帝只能苦笑着摇头。他靠在龙椅上,两只手按着太阳穴,显得极为疲惫不堪。

    事实上,这段宫廷秘史秦玉并不知道。因为当时她见废后陈氏有重要的事情要对永帝说,她就很识趣的退了出去,一路上偷偷跟着小男孩去了。所以对于屋内二人谈话的内容,秦玉根本就不知道。直到在小男孩的前面回到屋中,她也仅听到了陈氏诉说小男孩的身世,而对于永帝的身世,她则是一无所知。

    而在现在,这段不堪回首的秘史,永帝又怎好向秦玉一个外人说道?可不说也不行。因为在圣旨上,他也已然把这段历史写清楚了,不然也不可能废太后。既然秦玉早晚都得知道,思量再三,永帝长叹一声,最终还是选择了诉说,亲口告诉了秦玉这段往事的经过。

    要说起这段往事,那可是有年头了。

    在三十四年前。现在的吕氏太后,嫁给了先皇。要说当时的吕氏,那长得也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儿。不光年轻,舞蹈又是跳的最好的,所以在刚入宫就被封为了妃子,赐号瑜,瑜妃。先皇对她是异常的宠爱,日日不离左右,当时的她真可谓是宠冠后宫,被众嫔妃所忌恨,可却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她心中的苦。

    当时的她年仅十七芳华,可先皇那时却都已经四十六岁了,连他最大的儿子,长子也已有二十七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她的家世,又怎能甘心嫁给一个比自己父亲都要大的男人?可事实上,她却仍是嫁了。

    而在这其中的原因便是来源于陈家。吕氏的父亲,当时是朝中的右相,而陈朝生则是当朝的左相。这两个人说来也是世交的好友了,当初二人在乡下时,其父母便是世交,而到二人来到京中时又同时得中考上了状元,当时这两人的考卷一度让先皇为难,因为这两个人的文采不分上下,实在是难以决定谁为状元。最后先皇破例,御笔亲批,二人同为文举科考状元。这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北汉。因为当时从来没有过两个人同为状元的时候。所以这二人一度成为了北汉百姓议论的焦点。

    先皇很喜欢这两个人,并且也知道这二人之间的关系,他极为不符的,为有这样的两个和睦的臣子而高兴。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这二人的官职也越来越大,最后高居左右丞相之职。

    二人同是世交,本为故友更同样的在朝为官,所以很自然的,两个人同为后代定下了亲事。

    陈家有一子叫陈景荣,吕家有一女,就是吕氏慧儿。这两个孩子当时都小,就被双方父母定下了婚约。而两方也有意想要让这两个孩子培养一下感情,所以平时互相之间就不分你我,小孩经常上对方的府里去玩。

    时光如梭,日月如歌。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陈景荣十九岁,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翩翩公子,而且在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