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5章 破阵
    “你替我护法,如果有人路过,及时告诉我!”牧原交代道。

    草草地准备了一下,见周围并没有异样,牧原伸出双手,各托出一团魙火,快速地演化出六芒星阵,虽然此前牧原抽空又演练了几次,不过都没有敢太过使力,毕竟一旦全力运行这个阵法,总会把小区周边搅得鸡犬不宁的。

    今天,算是牧原第一次将这个阵法用于实战。

    两个正三角形从牧原手中缓缓升起,变大之后将他罩于其中,微微旋转之后就交叉重叠在一起,一个六芒星终于形成了。一旁的龙灵儿看着这神奇的一幕,不仅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已经把把风放哨的事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牧原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一双黑色的眸子紧紧地盯着不远处的小区,他控制着六芒星放大极限,足有十丈的大小才收住手。

    “我要开始了!”

    交待完这一句,六芒星开始启动起来,如同一条条娟娟溪流一般开始缓缓地流淌起来,背后的江风就像是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一样,它绕过六芒星,迅速地将这堵墙给包围起来,居然开始挤压六芒星,试图将其死死地压制住。隐隐的,六芒星有了变形的趋势,而牧原的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了汗水。

    “牧原哥哥,还是放弃吧!”龙灵儿也看出了苗头有些不对,急忙在一边劝说道。

    牧原没有作答,只是摇了摇头,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图案,急忙控制六芒星进行变形,龙灵儿惊讶地发现,牧原居然将中心六边形的六个边进行了弯折和交叉,虽然这个阵法的外部还保持着一个六芒星的形状,但是内部却现成了一个“卍(读万)”字,而牧原恰好就站在居中的十字交叉点上。

    “文王后天八卦万字图!”龙灵儿惊叫出口,这个图案她没少见,但这由六芒星阵演化出来的图形却是第一次看到。

    后天八卦图也叫后天八卦,是图文并茂的一个古代术语。后天八卦讲究流行,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中得出的规律。

    万字符(藏语称作“雍仲”符号,印度人叫swastika,日本人曼记),有卍和卐两种,其来源都非常的古老。在上古时代的许多部落将其作为一种符咒,在古代象雄,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而在近代,虽然天文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太阳系和银河系就是一个呈逆时针的旋窝,其形状和“卍”非常的相似,也同阴阳鱼十分的相像,不过阴阳鱼是从宋代才是出现的,其历史要远远晚于前者,应该算是对前者和阴阳学说更加形象的诠释。

    而对于这个“卍”字符号,道教和佛教都有不同的诠释,其中又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先说道家,“卍”字共有九个折点,将1-9九个数字填充进去,就可以构成大家儿时常玩的九宫图。

    由上至下,伏羲先天八卦填充为:2、1、5,3、9、6和4、8、7,横、竖、对角相加都为18。文王后天八卦填充为4、9、2,3、5、7和8、1、6,横、竖、对角相加都为15。

    (作者话:对于九五之尊一词,有多种说法,我个人觉得伏羲先天八卦以九为中,文王后天八卦以五为心,五行中土居中,为融合贯通之象,所以,也许九五之尊还有这个解释法。不过这是我瞎想的,读者朋友们不要轻信。)

    而后者,也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填充法。

    殊不知,这就是易经之源的河图洛书,即华夏文化的源头。《易·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