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章 送别
儿子作揖的,更何况,这次出征,是李世民为自己打江山。所以,拜将仪式就免掉了。

    领到旌节,仪式就差不多完成了;喝上一碗摔碗酒,李世民朝着李渊深深的拜了下去,然后一马当先,踏出了东征第一步;其他天策府骑兵立刻紧随其后。

    当骑兵群涌出长安城门时,城墙上响起了低沉凝重的号角声,悠扬的号声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他回头再看了一眼巍峨的长安城;心中却是叹气,这座巨城,今生只怕只能在梦中回返了。

    李渊站在城门楼上,一直到天策府的旗帜和骑兵全部消失不见,才叹了口气,转头对李建成和李元吉道:“太子,秦王既走,你可安心了。今后便留在长安城中监国,不要再回北地边境了。”

    二儿子走了,大儿子就得留在身边;至于三儿子。李渊又道:

    “齐王,你也准备准备,南下土洲吧!”

    李元吉连忙恭敬道:“圣人之令,儿固不敢辞;奈何秦王兄东征在即,正是兵马粮草着紧之时,如此匆忙之下又聚兵南下,只怕国朝力有不逮。”

    不是李元吉不想去木洲,每每想到自己能占据一洲之地关起门来北面称皇,他做梦都会笑醒;可眼下确实不是南下的好时机;跟随父兄争战多年,该有的眼光,李元吉还是有的;目前唐军北击突厥一战功成,但同时也拖住了大唐大量精锐部队。此时李世民又被李渊逼着,领着他的天策府诸军东征;在李世民没有远离中原之前,被李渊纠集起来的忠于皇帝的军队,谁也不敢轻易动用。

    这会的大唐,能征善战之士几乎被掏了个空。可以说是最虚弱的时候;在这个点南下,李元吉不难想像自己会有些什么样的待遇,只怕少不得部下多是用歪瓜劣枣充数。

    这种南下法,还不如再等等,怎么的,也得等北方稍稳定些后,抽调一批北征将士充入齐王府中再走。

    李元吉心中打着小算盘,嘴里却是满口的为国朝打算;李渊听得呵呵一笑,刚刚从高句丽跑了一圈回来的皇帝,一点都没把高句丽的战斗力放在心上;有飞船和神雷在,都不用大军蚁附,只需炸上两响,就能把那些边塞野民吓得屎尿齐流;攻城略地实在太容易不过了。实在不行,还有机甲嘛,虽然机甲部队是皇帝亲军;但还是可以暂借给秦王使一使的。

    当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被李元吉提醒了一句后,李渊觉得还是应该慎重一点。于是改口道:

    “非是即刻聚军出征,而是先行探路!神霄王府的飞船,朕会予你一条;有飞船之便利,当可轻装简行沿途绘制山川地理,记录风土人情。”

    这一点倒是可以,不过说到神霄王,李建成好奇的问道:“父皇,秦王出征如此重要的日子,总生不见神霄王?”

    说起来,李建成可是听说神霄王收了秦王的世子做徒弟,然后秦王就得了一条举世仅有的飞船;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对大唐的政局产生什么微妙影响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得,太子府和齐王府中也得安排几个子侄,塞在神霄王门下当学生才是。

    说到神霄王,李渊也是纳闷,新年以后这段时间以来,神霄王总是准时出现在王府之中;李渊还特地通知了叶神人,今天是秦王出征的日子,让他务必前来观礼来着;结果人都走光了,神人还是没出现。也不知是干啥去了。

    ……

    被李渊父子念叨的叶谨瑜,此刻正站在高铁站门口叮嘱叶谨珵。

    “高铁几个小时就到家了,注意到站的提示,可别下晚了;晚了也不要怕,再找趟车坐回来就是……路上不要随便跟人搭话,看好自己的手机,你身上没多少现金,钱我转到你手机里了。”

    原来今天不但是秦王出征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