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6章 锤爆狗头大杀招


    的下场和定国侯府的遭遇,焉知谢琳和姜泽是不是会有别的企图?定国侯府已经名存实亡,未免再起纷争,罗荣只是将另外两房分出去,完全合情合理。

    罗荣也不怕家丑外扬,当然了,有关定国侯府与皇家的恩怨,上京城的百姓本就众所周知,就算再添上几桩也是无妨。且相比定国侯府,到底是谁更丢脸,百姓们心里怎么可能没数?

    说到底,不过是以前从来没人敢直接与皇家硬着刚、也没人敢以书面的方式传扬开来罢了。依照姜衍和蔚蓝的谋算,既然要走,又想给谢琳母子气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然痛快,可再痛快,能痛快的过当着满上京城的百姓来揭露?

    若事情发生在金銮殿上,没准姜泽会狗急跳墙也不一定,但私下里悄悄作为,却大不一样。谢琳和姜泽这几日有些飘,尤其姜泽夜夜春宵,早就得意忘形心思跑后宫去了好不好?闷声发大财么,先不动声色的把事情做了,再连夜出城,甚至连罗家二房和三房都不必惊动,如此岂不更好?

    也因此,这些文书一夜之间贴遍了上京城的大街小巷,别说是东西南北四道城门了,就连文武百官每日出入的尊仪门都没放过。这遍地开花的骚操作模式,让谢琳和姜泽根本就避无可避,不用想,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借鉴的,不正是后世广泛通用的舆论攻势么?

    夜色笼罩着上京城,只等天色微亮时,再照出繁华之下掩藏的肮脏与丑恶——居住在上京城深宅小巷的百姓们最先发现这些文书,但上面记在的内容太过骇人,看过的人无不是匆匆离开,谁也不敢揭下来去触皇帝的霉头,于是这些文书怎么贴上去的怎么继续挂着,无数条小巷子里静悄悄的,百姓们似乎意识到大事不好,几乎全都门户紧闭。

    当然了,也没人去与府衙报信,至于巡城卫,早在朴居事发后,姜泽就将其重新调整,及至谢术昭死,巡城卫已经完全成了姜泽的私人力量,哪里还需要参与巡城?

    紧接着发现文书的,是出入东西南北四道城门的百姓和出入尊仪门的百官,等守卫战战兢兢将文书揭下来跑去禀报姜泽,上京城的大街小巷消息早就传遍,罗荣与罗柏一行也在邹宇等人的掩护下进了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