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零四七章 领罪
    京城中还有几家府邸,提前备有武力装备,虽然不像孙杨那样,有着无比快捷的行动力和武力值,却也比五城兵马司的兵士们强悍很多。

    得到行动的信号之后,这几家护卫齐齐出动,一边解决负隅顽抗的五城兵马司兵丁,一边往京城北门的主干道汇聚。

    安国公带着五百铁骑,就在这混乱的街市中隆隆滚过,往京城北门而去。

    五百铁骑后面跟随的,是其他那几家的护院。

    而京城外,也是尘土漫天,已经集结了京郊大营可以动用的全部兵马。这些兵马,除了驻守北门,其余兵将,从北城门开始向两边扩散,渐渐对京城形成合围之势。

    皇城守卫处统领黄赞,是太子一系的人。初始看到京郊大营出动,他还心存侥幸,想着拿下皇宫的太子,一定能送出带有皇家印信的手谕。

    那样,他就可以顺利接管京郊大营,十万兵将包围京城的另一番解释,也可以是帮助太子顺利登基。

    可是,他等来的是京城各处飞起的响箭,和京城街道的骚乱。更等来了安国公,以及安国公身后的近两千彪悍护卫。这些护卫,大多是名声赫赫的武将近卫,是真正在战场上厮杀过的,带着一股自然流露的肃杀之气。

    在皇权的制约下,安国公在禁军以及京城守卫中的影响力不算大。可是对于京郊大营的十万兵力来说,他却有着近乎战神的威望。

    太子谋划起事的时候,黄赞是一力赞成的。他认为太子和福王合谋,至少有七成把握成功,这已经足够了。

    他本想,替太子拼这最后一把,顺便能给自己换个一等功勋,替祖宗光耀门楣、为儿孙打下基业。

    可是,面对城外浩瀚的兵力和城内虎视眈眈的安国公,黄赞自知大势已去。若是自己死了,说不定能换家人儿孙的一条活命。

    黄赞遂长叹一声,站在城门楼子上,自刎谢罪,在众多目光之下,真正的血溅三尺。

    太子和福王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场谋划数月的宫变,连一天时间都没撑下来。天擦黑的时候,这场宫变就被完全平定。

    福王在逃,太子被亲卫营拿下、羁押。

    皇帝不顾身心俱疲,连番令下,查找、缉拿福王和太子党的成员。直接参与叛乱的官员,当场捉拿下狱,府上限制进出,等待审案情节,进行下一步查处。

    乾庆王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大清洗,即将拉开帷幕。

    虽说皇帝在面临巨变之时,神态自若,应对得体,可事情结束之时,也是身心俱疲。

    这一整天,不但皇帝惊魂,身在险境。参加早朝的大臣和各衙门里的官员,也算是经历了一场大变革。

    尤其是参加早朝的官员,几乎一整天水米没打。

    即使这样,在事态得到控制之后,这些人也没机会休息,开始接受亲卫营的盘查。为洗清自身嫌疑,提供各种和福王、太子没有牵扯的依据和理由。

    也有不用面对亲卫营,直接接受皇帝盘查、罪责明显且严重的人物。

    在皇帝的寝殿外,跪着安国公、瑾融和江一凡三人。

    皇帝坐在榻上,一脸冷色:“叶堂,枉朕一向对你倚重,没想到你竟然敢私自调动京郊大营。历代安国公的责任都是拱卫皇权,没有当朝皇帝指令,绝不可动用其在军中的威望。可你是怎么做的?!”

    安国公深深的低头:“陛下圣明,微臣知错了。但微臣也是有隐情的,当时危急时刻,实在容不得微臣思量许多。若任由太子殿下作乱继位,或者和福王分割大夏朝国土,一样是危及了皇权,为祖宗所不容。微臣实在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