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零一四章 养虎为患
    妇贵正文卷第一零一四章养虎为患工业兴盛的同时,也会让工匠行兴盛起来,在朝廷和民间形成一个仅次于读书人的强大群体。

    这些人的作用,在关键时刻,可不是日日空谈的书生、儒士能比的,这些人有更实际的作用。

    朝廷首批有等级、能吃上朝廷俸禄的匠人,势必会被以后的工匠效仿追捧,而这些被追捧的匠人,出身于瑾融治下……

    “天下工匠何其多哉?这相当于给了禹王一个巨大的助力。更何况,如今的禹王在朝堂上也渐渐有了追随者。”刘成之很是懊恼的说道。

    李沁宏暗叹一声,刘相精明一世,难道现在才看出禹王的威胁?

    “东翁可知,京城各部官员之间私下有传言,说少了太子和福王的朝廷,清明了不少。”

    刘成之微微点头,有些恼怒,同时也有些遗憾。这些话他也听说过,福王的确借助手中权势,培植党羽,谋取银钱。

    可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子会满足于朝廷定制的供奉?若是那样,众多皇子还争什么皇位?只管安心吃那点点朝廷俸禄即可。

    更何况,朝廷给皇子的俸禄可不会原封不动的延续给他的儿子、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上一代、再上一代的皇子的子孙们,艰苦度日的多得是,彻底没落的更是不少。

    禹王看似清廉,不曾向国库和朝廷政务伸手,可那是因为他手中有足够的银钱,并不见得他的品格有多高。

    不论太子福王之前做过些什么,但他们至少在延续祖宗留下的国之正统。而禹王,却一直在自甘堕落,在不顾体面的和商贾、匠人为伍,极力的追逐银钱利益。

    若是禹王这样的人继承大统,可想而知,国之朝堂,家国天下,官员百姓都去追逐利益,让圣贤之道被银钱代替。

    到那时,天朝大地将会混乱成什么样子?哪里还有让诸国臣服的底蕴?

    刘成之紧皱眉头,他几乎能想象到,如今雄踞中原之地、被周边诸国仰望的天朝大地,被蝇营狗苟之徒所掌控。世人皆不仰慕圣贤、不去钻研圣贤之道,而是像叶家女子一样,整日想着怎样投机取巧、赚取更多银钱。

    历来经商之人重利轻义,人品最是低下、也最不可信。被这样一群人站在天朝顶端,掌握天下银钱。那么,他们这些以耕读为本,延续百年的世族大家的利益,势必会被掌握机械小道的新贵之徒蚕食。

    刘成之越想越是觉得事态严重,愤而说道:“那些朝臣一叶障目,完全不明白禹王这样抬举工商,会给朝廷和天下带来怎样的祸患。都是一群鼠目寸光之徒,愚不可及!”

    李沁宏点头,“可是,世间大多数人是没有那等深远眼光的。禹王如今声势渐盛,已经在各地推广的新式农具,虽是冠以齐家机械作坊的名头,可民间也在盛传,农具的开发制造,是禹王一力推动的。得到好处的农人,势必会感念禹王给百姓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如此大范围的改变农具,应该会有历史记载。”

    李沁宏说着,叹了口气,这种情势之下,就算禹王不能登基,他的名字也会被后世称道。

    这种情势延续下去,刘相所扶持的福王,很难夺取皇位。就算最终侥幸登基,被禹王泽被百姓的功业映衬着,只怕也会被野史谣传,说成一个抢夺兄长皇位的不齿之徒。

    刘成之有些坐不住了,“不行,不能继续让禹王在朝堂上为所欲为了。”禹王的声势长得太快。这样下去,福王殿下隐在府里,就不是韬光养晦,而是养虎为患了。

    在没有另一支夺嫡势力存在的情况下,禹王只会一枝独秀,会有越来越多的大臣依附于他。再加上禹王能曲意逢迎皇帝的各种主张,在皇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