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9章 傻子51
”一个幕僚说出了杨大人未说完的话。

    “现在的问题是要确定这上折子的人选?”杨大人的目光从每一个人面前略过。

    屋子里一时沉默下来,只有烧的正旺的银霜炭不时的冒出一缕缕白烟,众人都沉稳视线开始思考这次弹劾所面对的风险,却只有一个郎中视线微微躲闪。

    杨大人轻笑了一声,屋子里的这些人虽然都是他的心腹,但是真正谁才是可信之人,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了,他是不可能将这项任务交给那个眼神躲闪之人的。

    “大人,属-->>

    下愿意一试。”是兵部右侍郎出声道。

    杨大人看着面前这个一向憨厚老实的右侍郎,明白他为何这么积极的第一个站出来上这个折子,五年前他唯一的嫡子和李延年的儿子争夺一个女人,却被李延年的儿子失手打死了,他一横心告到了文帝那里,文帝最后却说是无心之失,只判处了李公子半年的禁足,再赔了一万两的白银给他。

    一个儿子啊!传宗接代的儿子啊!含辛茹苦的养大,却只抵得上一万两的白银,你叫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如今刚好有这个弹劾李延年的机会了,他当然要争取了。

    杨大人正打算遂了他的意,就让他去办吧,然后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叶长青捷足先登道:“大人我已经拟好了折子,黄大人毕竟对驿传不是特别熟悉,而这些证据也都是我从上面收集出来的,想必我来上这个折子更有说服力,圣上也会更加信赖。”

    叶长青说完就直接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过去,而杨大人却看着被叶长青举在空中的折子久久没有接过来,这个孩子他是想要保护的人,却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坚决的要去打头阵。

    “你还年轻,黄大人比你有经验。”到最后他只能推脱道。

    “大人,我有信心,请你相信我。”叶长青坚定的看着杨大人,迟迟没有收回手中的折子。

    杨大人看着叶长青眼里闪烁着自信的目光,终是接过了折子,一字一行的看了起来。

    “准备的很充足,也写得很好。”两句话合并在一起,让人听不出来是褒奖还是贬谪。

    “黄侍郎,既然叶郎中已成竹在胸,那就让他去把。”他倒是要见识见识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叶长青,究竟还有何能耐之处。

    几人又围着叶长青的折子探讨了一番,当天署着叶长青大名的折子,就被杨大人直接逮到了内阁,最后并没有经过李延年的手,就到了文帝那里。

    而文帝还沉浸在不久就能得到十万两黄金的喜悦之中,对办成这件事的首功国师和李首辅自然是相当满意,碰到一个让他心烦的大臣,就要逮住他们使劲的夸奖和表扬他们一番。

    他正在一口一口的吃杏仁,陡然就收到了大太监递过来的奏折,他不悦的看了他一眼,这个没眼色的,难道不知道他中午都是他修身养性的时光,坚决不看折子的吗。

    而那太监被他扫过来的眼神吓得额头冒汗,却只能硬着头皮递上折子战战兢兢道:“内阁那边说是急务,老奴也不敢怠慢。”

    文帝才懒洋洋的伸出手接过折子,打开一看,额头就开始冒青筋了,刚才还想着得到十万两黄金的喜悦瞬间就化为泡影了,新科文武状元叶长青竟然弹劾李延年三条罪状:“第一,李延年在老家逼死举人,抢占据说有王气的土地,修建堪比王侯的府邸,第二,李延年与一名宗亲在京郊聚集亡命之徒,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第三,李延年勾结匈奴,贩卖朝廷禁止的盐铁给匈奴人铸造兵器,勾结外敌叛国。”

    这三条罪状,每一条都像是一把刀子直插文帝的心脏,这些年他一心修道,很多国家大事都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