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四十二章:多尔衮的野心
却是一批穿着正白旗盔甲的鞑子提着人头跑了回来。

    为首的是多铎,他摘下高高的避雷针头盔,将手中一个蒙古男人的头颅扔给一旁等待牵马的正白旗都统,哈哈大笑着下马走进大帐:

    “摄政王,是不是有了什么新消息!”

    进入帐内,满清八旗上下的各大王公贝勒已经落座两侧,无一人敢动弹丝毫。

    多尔衮穿着红色内衬甲衣横躺在上首,听到这话先是瞥眼看了看多铎,并没有说出一句,却又是惬意的吸了一口大烟。

    多铎自然不敢多说,径直走到自己位置上做好。

    刚刚坐下,多尔衮吞云吐雾一口,将大烟猛地拍到桌案上,起身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命佑我大清,明国的蛮子又开始自己搞事儿了!”

    “哈哈哈,我也听说了。”帐内的气氛似乎随着多尔衮几声大笑而变得轻松,一身红色全身铠的豪格大笑几声,紧接着说道:

    “多铎,你可回来晚了,昨天的好戏没看到。”

    “甚么好戏?”多铎狠狠喝了口水,问道。

    多尔衮冷哼一声,说道:“明国有个叫潞王的称帝了,使者昨晚到本王帐内,说是要与我大清结盟夺取北京,本王已经答应了。”

    多铎听到前半句还是满脸笑容,听到最后几个字脸色一变,但是紧跟着就是哈哈大笑几声道:“摄政王英明,我大清何时入关?”

    “你们且过来看!”多尔衮招招手,示意众人围到自己身边,向身后悬挂那极其详细的明军边关布置图指了指,说道:

    “根据此图来看,我大清若想入关,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喜峰口!”

    若是崇祯见到了这份布置图只怕会大吃一惊,因为在这张图上,大明整个边防在多尔衮眼中都是如同褪去衣衫的处女,形容虚设。

    可以这么说,如今大明京畿各处有多少实额兵马,多尔衮甚至比崇祯自己都要清楚。

    众人闻言看去,却是愈发的不明白,多铎问道:“摄政王,我大清数次从喜峰口入关,此次再从这里入关,明国的蛮子们会不会有所防备?”

    “防备?你把崇祯小儿看得太聪明了!他估计是吓得够呛,宣大还有蓟镇兵马全都调去平乱了,京畿怕是剩不下什么兵马了。”

    多尔衮闻言呵呵一笑,又道:“如今防备喜峰口的是何人——蔺养成,此人是大顺的降将,素来不受信任,崇祯小儿以此人守关,定也是多疑。”

    “那蓟州的黄得功已经被调往江南平乱,喜峰口虚兵两千,岂能挡我大清十余万铁骑?更何况那蔺养成本就是降将。”

    说到这里,多尔衮看了一眼闷头一声不吭的洪承畴,睨着眼睛道:“老洪,你改日亲自去一趟喜峰口,看看能否将他蔺养成说服降于我大清。”

    “至于各种好处,封侯、伯也不是不可行,你看着给。”

    洪承畴听到这话心里敲起鼓,片刻不停的站出来,恭恭敬敬道:“老臣多谢摄政王信任,定当竭力而为,为大清尽心尽力。”

    洪承畴走后,豪格眼中露着杀气,近前说道:“摄政王,那洪承畴心思难以捉摸,这次派他去,会不会放虎归山?”

    “那也要他敢!”多尔衮大笑几声,胸有成竹道:“喜峰口乃是我大清必取之地,洪承畴时下心思或许不全在我大清,可他绝对不傻!”

    “喜风口、蓟镇一带对我大清铁骑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跑,他又能往哪跑?就连京师,不日也将是我大清的!”

    说着,多尔衮坐回去抽了口大烟,吞云吐雾道:“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洪亨九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