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77章、为了大明的户口本

    对此,朱桂是断然拒绝了。

    东南亚这片土地,特别是暹罗,今后几百年的时间雇佣士兵打仗一直不断,从用南诏人打仗,到南诏人用东瀛人打仗,后来还发展到了用法国人、西班牙人等等。

    都不是他们本国人不会打仗,而是本国人老挨饿,哪个会为这帮奴隶主卖命?

    像是越人,学汉文化最早,秦朝就学了“皇帝不差饿兵”,人家不一样打的很出色?

    “一天一文,你尽快找人来开工。”

    东南亚马上到了台风期,水运开始不安全,修路是必须的。

    “什么?一天一文?”

    “是是,伟大的王。小王立即命人……小王立即命人……”

    暹罗王一下子打起了摆子,连话都说不俐索,踉踉跄跄地向外面跑去,尽快安排自己手下把人弄来。

    虽然他可以到大明骗贡,但是最多一年去骗一次,没法多去。路程运输是个大问题。除非他马不停蹄,去了回,回来后再去。就这样,也勉强混个一次半。

    因为他长途跋涉的去,并不是说直航南京。而是需要先在地方登陆,然后由地方官先验明身份后,再从驿站上报藩国来华。

    中央的礼部则需要再一次的核实证明后,再上报皇帝。皇帝说可,再由礼部制定进京路线,以及所享受的规格。

    一般来说,朝鲜是享受的亲王级,其他各国依远近亲疏、国家实力,会次上一级,享受郡王,或是公的待遇。而这待遇也决定了他一次“朝页”的毛利。

    带上毛利回来后,他必须把大部分收入上交缅王。一开始是五五拆账,可是缅王越要越多,现在已经是二八了。

    暹罗王还要养雇佣军,所以他是真的缺钱,也才为什么这么激动。

    暹罗王太激动,话都没说俐索,人便先跑了,这给了林遥祝最好的机会。

    “殿下,其实一人给一文,就够了,这里的人不值钱。”而且他一开口,便向着朱桂揭了暹罗王的老底。

    这很正常,与这时代而言,中原王朝还没太过伤过帮游子的心,相反他们一个个都自认为自己是罪人。

    在儒学的教育下,背井离乡就是罪人了。更何况他们还背信弃义。

    这个最大的背信弃义,也是儒学一直在宣传的最大原罪是大宋军民十万投海取义,你们却偷生。

    儒学把“舍王取义”捧的多高,就对这类“偷生”损的多厉害。

    所以朱桂不理他,也只扶暹罗王起来……他全都理解。

    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被朱桂损的机会。而且绝对是“任君损我千万遍,我必待君如初恋”。

    为了大明的户口本,林遥祝与暹罗王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全都是全心全意的拼了。而朱桂的工钱更是直接让暹罗王打起了摆子--刺激大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