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73章、以“大义”的名义
。这是军令,违抗者,军法处置!”

    比起文人,朱能是完全遵从朱桂指令的。

    对军人来说,什么友邦,什么藩属国都没有自家利益更重要。

    表面上说一套,背地里又做另外一套,表面上说的好听,看起来很好欺负,但是背地里下手又黑又狠,让你防不胜防,猝不及防,一招毙命,大多数时候就能让你完蛋。

    这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一贯做法。而这一玩法做的最出色的就是朱棣了。如果不是朱允文个傻逼挑衅,还把皇位丢了,朝鲜半岛肯定会让朱棣拿下。

    朱棣一直不帮朝鲜李朝取得大明藩属国的地位,便是为了占领大义名分,好用兵。而李朝也明白这点,所以无论朱棣要求多过分,他们也只是哭着也去办到。

    表面上安抚李朝,但是实际上还是利用各种手段整死他们,这是中原王朝对付蛮夷的一个套路。

    但是朱允文来了,李朝得救了。登上皇位的朱棣为了表示自己的合法性,以及是老朱的继承人。老朱留下的不征之国,哪怕是捏着鼻子,他也要认账。特别是李朝,朱棣还割了片国土给他们。

    类似的手段有如刘邦封雍齿。都是干了一辈子的仗,为了让别人承认自己的身份,不得不给一直的对手好处。

    朱桂下了军令,朱能立即去执行。对于一座大明军人进入的城池,拿下来不要太简单。而由于有侯保与冯贵两位文人在,这事儿干的更漂亮。

    儒家的文人们要什么?他们要“大义”,要面子。

    而这个套路运用在这件事情上面,就是表面大度,表示天朝上国根本不在乎,你们想怎么来怎么来,但是暗地里,他们却以保护皇子的名义接管了城防。

    越人的军将绝对不敢反对,因为表面上是谈,但是这一城的明军。

    你不交接?你想干什么?难不成想软禁上国皇子?

    好!

    举铳!

    根本不埋伏什么刀斧手,直接就让大明军士举着火枪威胁他们。

    这样的威胁可比什么埋伏刀斧手唬人多了。

    而且重要的是人明人还有正当的理由--保护皇帝的儿子。

    哪怕他们反抗了,越王也不会夸奖他们。为城防,两边得罪,两边都不讨好,殊为不智。

    于是轻轻松松,一座城池到手了。而城中的物资也归了朱桂。

    至于老郭家借着卖越人物资的机会,往城中运物资,朱桂也没有追究老郭家的行为。准确来说,除了朱桂没人知道老郭家与越人的交易。这口锅被甩到了海商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