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69章、暹罗王
    只见他又道:“你们是我麾下的兵马,属于我国,不属于日本国,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大明军队在这里,而不是东瀛军队,为了复国,本王需要他们。”

    只不过日本人一直对登上大陆有兴趣,而这帮日本兵的头目远山次郎更是打着引来日本大军,而他获封大名的好处,所以他直接反对道:“如果陛下愿意引我大日本兵,鄙人保证可以十万大军。”

    日本人在说非本民族语言时非常的生硬,有如态度强硬一般。

    这样的态度可没人喜欢,只不过暹罗王还需要他们,所以他耐心解释道:“我知道你们是勇敢的武士,也相信十万大军,但是十万大军的粮草怎么办?”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虽然忽必烈征服日本失败,第二次试图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时在南方发动的对越南陈朝的进攻受挫造成国力匮乏而形成国力下滑,这时候红巾军的起义,也让元朝从进攻转为防御。

    日本方面,为了对付元军入侵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改编使得其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重压之下,并且整个国家的资源使用已经到了极限。元军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继续统治国家的借口而不是将权力交给天皇。他们之后一段时间继续加强九州的防务,那里的许多军事设施很多年后还有效。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影响,幕府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加剧了国内矛盾。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远山次郎这帮人的祖上也是因此流亡到了暹罗。所以知晓日本国内情况的他,也只能回去和自己的同胞们商量了。十万大军的粮草,还是跨海而来,绝不是现在的日本国支撑的起的。就是运送十万人的远洋船都没有。

    按照史料,日本国内现在的船只甚至都没有大明的多。

    远山次郎走了以后,纳瑞宣王脸色一变,连忙招来了手下官位最高的华人臣子林遥祝。

    这年头,下南洋的中国商人的文化水准普遍很高,大量商人和商人子弟下南洋做生意购置地产,他们都是在国内接受了基础教育和数学教育的,所以素质普遍高,许多人在东南亚各国都有着官职。

    这也是中原的国情,虽然他们基本上都是读过些书的但他们毕竟是商人子弟,在国内是没可能来熬科举的,能熬科举的谁愿意来这种蛮荒地方做外国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