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23章、下马威
人和家属处以黥面之刑,杨希圣所犯的只是“弄权不法”,不应该被判处黥刑的。朱元璋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嫉妒心理让朱元璋失去了利智。

    杨希圣被黥面之后,被发配到了江苏淮安,杨家经此一吓自然不敢再迎娶熊氏,但是朱元璋又觉得自己似乎干的过火了,最后还是把熊氏赏给了杨希圣。后来也不知怎么的,朱元璋又给了杨希圣官做。

    只不过到了两广为官,对这个时代的大青巾来说,还是流放。

    当皇帝的抢臣子的媳妇。抢就抢吧!反正他是皇帝,真就抢了,也没人敢为这事闹腾。但是他偏偏抢了一半。

    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朱桂的蝴蝶效应,他竟然又给了他官做,而且是广东宣抚使。这可是坑儿子了。

    朱桂甚至忍不住地怀疑这越人入侵,是不是他一手促成的。

    而朱桂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这个杨希圣更倒霉,他甚至被老朱割掉了鼻子。

    当然,历史上老朱也是把人家媳妇还了的。这一点没有错。

    至于后来杨家人出来为官,到底是老朱的补偿,还是人家自身的努力,这就是一件谁也说不清的烂账。毕竟历史书上没写。

    不过在朱桂看来,这大抵真的就是老朱的补偿了。

    面对老朱的情敌,朱桂拱了拱手道:“杨大人不必多礼,军情紧急,咱们先进城吧。”

    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说什么?

    虽然他用头发挡住了脸上的字,但是自家老子干的缺德冒泡的事,就是他们不打听,他们的娘也会告诉他们。

    这时候城门走出来一个人。这人看着干瘦,一双眼睛阴沉沉的,走动间颇有些威势。

    杨希圣在看到这人后,就皱眉介绍道:“这位是胡宣尉。”

    胡廉?

    朱桂眯眼看着走来的胡廉,这位可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儿。明明被越人打的不要不要的,他愣是可以写出自己的功劳来。

    单这胆子便没边了。而更牛比的是他还成功了。至今驻守着边疆。

    胡廉走过来,张开嘴,发出了有些威严的笑声:“可是殿下到了?虽然未曾谋面,可末将也算是久仰了。”

    久仰尼玛比!

    这货是来干仗的吧!

    就大明这消息传播速度,传到两广的新闻至少也是半年前的旧闻了。

    而朱桂半年前干了什么呢?

    自制龙袍!过了一把龙椅的瘾。然后被老朱踹了,自己穿越前。

    你他妈这到底是久仰,还是下马威?

    朱桂相信是后者。

    而且朱桂从李景隆那听说过,这货可不简单,早年以知兵著称,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曾参与明军北伐。如果不是调到了南边,再也没仗打,说不得也是一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