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7章、兑宝钞

    朱桂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这姐弟俩是不是知道了自己拿他们做实验的事了?不然他们为什么这么害自己?

    二十万贯的宝钞,自己要缴多久的税?

    是的。朱桂从来不用宝钞消费,因为他知道,大明的宝钞,早晚会玩完。

    知道,还花用,这摆明了是在坑人了。

    朱桂不会做。所以,他只能是用来缴税。

    可是二十万贯啊!可以缴多久?

    咦?不是啊!自己不是揽了铸币权吗?大可以把宝钞与新币一起交上去。

    反正这宝钞是朝廷发行的。

    嗯,没问题。

    至于大青巾们拒收?借他们两个胆。真当老朱是死人啊!

    有了这么个去处。朱桂放心,以及开心了。

    上缴朝廷,那是纸上印多少贯,就是多少贯,绝对不打折。

    就在朱桂收了学费,到皇宫去请安的时候。李景隆与李惠宁也在商议。

    “姐,你说只交一期,是不是交少了?”李景隆问。

    “你是说……”

    “姐,你看,一期,咱们连静心都没学会,怎么采气纳气?更不用说行气与迸气?”

    “照你这么说,多交几期也是应该。”李惠宁也点了点头。

    “你也这么觉得?姐,咱们走!”

    “走?不用这么急吧。老师到宫中请安,明日再交学费也是可以的。”李惠宁说。

    “我不是说交学费。我是说兑宝钞。最近的宝钞一天一个价,我怕去的晚了,宝钞的价格又涨了。”

    当然会涨了,朱桂一个人便消耗了二十万贯。市面上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又怎么会不涨。

    听到宝钞会涨,李惠宁也顾不上明天了,立即与弟弟一起拿钱去兑换宝钞了。

    他们的宝钞是与沐春换的,谁让沐家有钱。明代首富沈万三家族是沐氏家族拥有巨大财富的一个来源。

    据锦衣卫的报告,遭到灭门之灾的沈万三家族,极有可能与当时朝中最得信任的大将沐英达成了某种默契:前者提供了其源源不断的财力或者至少是财富经营头脑,而后者提供了政治上的庇佑,以至于两族人最终进行了联姻。

    锦衣卫知道,朱元璋也就知道,只不过朱元璋却没有任何的动作。也就是说,朱元璋实际上已经放过了沈家。

    特别是这几年对天下的治理,让他知道了钱的重要性,他就更不会动沈家人了。

    不过沈家人不知道,天下人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朱桂有锦衣卫的消息渠道,他也想不到朱元璋真正的态度竟然是这样。

    只能说,面对现实,皇帝也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