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7章、满口荒唐言
这么激动,毕竟弄个央行出来,本就是他的实验。但是这毕竟是央行,真的亲手施行了,还是忍不住的肾上腺增加。

    这是一个人的自身反应。哪怕再冷静,做大事时,生理都会出现变化的。

    “好!好!”

    朱元璋大笑。

    “小十三,你是越来越和朕的心意了。”

    朱元璋很欣慰。世上最痛快的事莫过于自己缺钱,便有人送钱来了。

    北征从来都是不够钱用的。

    甚至可以说,中原王朝但凡对外用兵,其成果大小,是与钱成正比的。

    钱多,大打。钱少,小打。没钱,不打。

    “父皇,不知十三弟的一百万贯,什么时候可以给?”太子突然问道。

    朱桂用钱买下工匠,朱桂买下沿河一条街,朱桂买下犯官女子……

    一次又一次,无不证明,只要朱桂出银子,这事基本上便定下了。

    所有人都知道朱桂有钱,当他买下沿河一条街,大明上下便明白这点。

    所以一百万贯,朱元璋不怀疑,太子也不怀疑。

    而且太子也倾向给朱桂铸币权。不用朝廷一分一毫,不取民间火耗,反而朝廷还可以白得上百万贯,为什么不答应?

    现在,朱标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到那一百万贯。

    “随时可以。”朱桂微笑道。

    “不过,我想朝廷应该用新钱,不再使用旧钱。”

    一个影响是否可以长久运行下去,只要有一样就足够了。

    利益。

    一枚旧钱可以铸成三枚新钱,这利益绝对够了。所以朱桂才强调这点。

    换句话说,这一百万贯,其实根本不用他出,只要把旧钱铸成新钱,就绰绰有余。

    朱元璋与朱标不知道这点,自然是满口答应。

    当然,朱标答应,必然引起太子属官的不满。

    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老朱是没指望了,他们只能把希望放在太子身上。

    “殿下,真要把铸币权给十三皇子?”

    回到政务殿,便有人试探太子。

    据历史记载,大明的火耗加上地方官巧立名目要求拿的折扣,应该是上千万贯到上亿贯之间,其波伏与大明的人口,吏治有关。

    这么多钱,从上到下伸手的可是不少。但是这钱唯一不会去的地方就是国库。

    “朝廷缺钱用,老十三愿意出钱,这是好事。”朱标说。

    “可是殿下,这铸钱从古到今都是朝廷的权力,而且铸钱火耗不少,十三皇子既要铸钱,又要上缴一百万贯。臣担心十三皇子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