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1.租房
    第二天早上起来,林翠芝顾不上去买菜,先和林姥姥一起,带上了户口簿等奔了一趟派出所。幸好,派出所里管户籍的小民警还挺好说话,各种材料交上去,林晓的户口就落在了林姥姥的户口本上。

    林翠芝来不及放下心事,又奔着芍药路小学去了一趟。说了不少的好话,可惜,那边的副校长说是今年的招生已经过了,学位已经满了,只能等明年。

    没办法,林翠芝只好失望地回去了。

    林晓倒是没觉得什么,早一年晚一年再上学,对她来说不差什么。

    林翠芝心情低落了一会儿,自己就缓过来了。不但没有颓丧下去,想起了这次回村办户口的经历,反而燃起了一股斗志。

    明明是许茂移情别恋,抛弃了她和晓雁,怎么在那些人嘴里,倒好像是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似的?他们凭什么,就要让她凑合着再嫁,凑合着过往后的日子呢?

    她偏还就不信了,离了男人,她就过不好日子了!

    几乎是带着一种亢奋的心情,林翠芝又开始买菜买米,忙碌地准备起份儿饭需要的食具食材来了。

    首先,她跑了一趟商场,买了五个搪瓷脸盆,准备用来盛饭菜用。然后又往菜市场,挑拣着买了几样菜,还买了两根大骨头。天气要转凉了,林翠芝打算把绿豆汤换成大骨头汤,带了点儿荤腥儿,估计喝的人也还不会少。

    然后,林翠芝在县城里转了几圈,找了个几个修车铺子,打听着想看看能不能买辆三轮板儿车,也省了她靠人挑着的麻烦。也算是幸运,靠近东城一家的修车师傅告诉她,正好有人想卖一辆三轮,不过不是板儿车,是那种有车帮的三轮。林翠芝跟着他到后边院子看了看,倒是觉得挺满意——她是卖吃食的,这车身比板车低,也要稍微小一些,但是因为有车帮,东西放在上边更稳当。当即林翠芝就决定要了。

    那个修车师傅要价一百二,林翠芝当时就睁大了眼,“老师傅,一辆新永久才多少钱啊?你这可是二手的。”

    “嘿,你还别小看了这个,人家本来也没骑多长时间。你瞧瞧,这车条还跟新的似的,一百二也不算贵了。”

    林翠芝就地还价,讲来讲去的,最后一百成交。老师傅又给拿了拿龙,往链子上上了点儿油,林翠芝骑着回去了,一路上还觉得蛮轻松的。

    重新打鼓另开张的,林翠芝比从前胆子大了,手脚更麻利了。几盆炒好的菜往三轮上一放,上面还罩上了雪白的棉被,到了车站打开了,香味儿能飘出老远去。就算是多了两个竞争对手,林翠芝的买卖依旧红火。这次她熬汤的时候熬了两种,一种绿豆汤,一种就是大骨头汤。骨头汤上面飘着油花儿,看了就叫人眼馋。

    果不其然,这骨头汤一出来,哪怕天气还有些热,卖的也比绿豆汤快多了。

    这回林翠芝长了个心眼儿,按照林晓说的,买份儿饭的送一份汤,像原先卖毛鸡蛋的妇女那样想白喝的,这回算是没门了。

    林晓也不用上学,每天都跟着林翠芝出去卖份饭。因为在饭菜里“做了手脚”,林翠芝的生意好得出奇,再加上林晓嘴甜手快的,帮着收钱盛饭,算下来每天都有二三十的纯收入。到了国庆节的时候,林翠芝一算账,好么,两个月的功夫,单是卖份儿饭,她就纯赚了八百多小九百!

    这要是放在以前,可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雁儿啊,等妈赚了大钱,就把你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芍药路小学,还甭跟我拿乔!”晚上,林翠芝躺在床上对林晓说道。她跑了好几趟学校,人家那边儿半点口风都不松,她一个农村出来的妇女,也实在是没什么门路。其实,跟她住在这条街上,有个家长偷偷告诉她,那边儿学校好几个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