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5.抢生意的来了
    上学说起来简单,真的办起来却有点儿难度。林晓今年八岁了,按说已经超过了该上学的年纪。不过在乡下,八岁九岁上学的也不在少数。只有城里的孩子,一般六七岁就会送到学校去。

    林晓的问题在于,她的户口还留在老家的村儿里。

    虽然说今年已经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了,但上学一般都是根据户口入学,而且今年的招生时间早就过了。如林晓这种情况,就要另外去学校找关系借读。可无论是林姥姥,还是林翠芝,对这边的芍药路小学都是俩眼一抹黑。现在正是暑假里,连找谁都不知道,没办法,林翠芝只能把这个事儿先记在心里,想着等九月一号开学了,她带着林晓直接去学校,哪怕求校长呢,也得让林晓去念书了。不然,她的年纪越大,往后越不好上学。

    很快就到了八月下旬。这一天,林翠芝挑着担子来到市场的时候,发现市场里,居然多了两个卖份儿饭的!

    其中一个,赫然就是那个每天都跟她讨绿豆汤的卖毛鸡蛋的妇女!

    林翠芝心里头油然升起一股子火气,哪儿有这么做人的?

    林晓对她说过,这门生意好,架不住就得有人跟风来做。林翠芝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不该是她呀!

    卖毛鸡蛋辛苦,每天都得守在一只铁皮炉子旁边,不管多热。

    每次瞧着那妇女满头大汗摇着蒲扇的样子,林翠芝都会想起自己在热窑似的家里,闷着做绣活的时候。那妇女说自己丈夫死了,一个人拉扯俩孩子很艰难,林翠芝同样想到自己的遭遇——一个女人养活孩子,会有多难,没人比她更清楚了。所以每天她都特意留下一点儿绿豆汤给那妇女。

    那妇女来得早,毛鸡蛋的小炉子还支着。其实,她每天都能卖出两锅毛鸡蛋,抛干落净的,两三块的收入总还是有的。当然,跟林翠芝一天十几块的收入比,就算不上什么了。这妇女早就看着林翠芝眼红,开始她也想在份儿饭插上一脚的时候,还有过不好意思。后来看着林翠芝那个份儿饭天天卖的快,票子每天都不少,心里头那么点不自在,也就没了。

    妇女抬头看了一眼,正碰上林翠芝的目光,讪讪地笑了一下低下头,握着勺子的手有些无意识地在菜盆里搅了两下。

    林翠芝本来想说两句什么,话到嘴边,又觉得跟这种人没啥可说的,干脆头也不回地挑着担子去了自己卖饭的位置。

    老狼早就到了门口卖磁带,正拦着两个年轻女人兜售,他个儿高,打扮又时髦,嘴也会说,“我说两位妹妹,您好好看看,就这盘儿磁带,上头可都是今年红火的歌儿。瞧见这首没?《万里长城永不倒》《龙的传人》《万水千山总是情》,嘿,那可都是香港明星唱的!现如今您要是不听这个,那可就落后喽!”

    两个女人捂着嘴笑了半天,其中一个挑挑拣拣的找了一盘磁带,掏钱买了。

    “嘿,来了?”老狼把钱胡乱塞进了腰包儿里,跟林翠芝打招呼,“还是老样子,来三份儿肉菜。”

    抬了抬下巴,冲着妇女那边儿 “抢生意了吧?”

    林翠芝一面给他盛饭,一面低着头,生硬地说了一句,“抢吧,看谁卖的过谁!”

    不是她自信,她的手艺她有信心,菜香料足,就是那白送的绿豆汤,都透出一股子浓郁的豆香呢。

    “诶诶,咱俩挨着这么长时候了,你还是头一回跟我说这么多话嘿!”老狼笑嘻嘻的,看着有点儿不着调,“不过你也甭担心,你瞧这个市场里没?就没有哪样生意能独一份儿的。”

    “我告儿你说,这赚钱的行当,谁也占不了独儿!”

    林翠芝把饭塞到他手里,“你卖磁带不就占了?”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