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1.要开张喽
    眼瞅着到了中午,林姥姥和林翠芝一起做了炸酱面。

    这会儿用的酱还是零散卖的黄酱,因为天热,林姥姥事先也没有买肉,所以这顿炸酱面,就是用鸡蛋炸的。院子里有自来水,煮过的面条过了两遍水,又凉又长,吃在嘴里香极了。林姥姥又把黄瓜切成细丝,还有今年才出的新蒜,这一顿面条林晓吃得心满意足的。

    林姥姥自己孩子早早就夭折了,她格外喜欢小孩儿,见林晓吃得香,更是高兴。吃完了饭,还跑到了街口的小卖部里买了几瓶冰镇汽水来让林晓喝。

    然后,林姥姥垫着小脚,把林翠芝和林晓安排在了西边的单间里。这屋子不算大,靠墙摆了一张木头床,不过床上什么都没有。林姥姥从正房的屋子里翻了一床有些旧的凉席,告诉林翠芝,“没想到你们会来,那屋子里好几年没人睡过了,先凑合着歇歇。等过半晌,咱们再去买新的。”

    枕头倒是现成的,还有一条半旧的毯子。不过打开来后,有点儿许久没用过的味儿。林翠芝也不介意,感激地说道:“这就很好了!”

    反正天气热,也不担心着凉,索性就先把毯子和凉席放到了院子里晾晒了一回。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翠芝带着林晓一起,在车站附近转悠,想看看行情。

    林晓发现,长途车站周围客流量还是很大的,而且车站外边就是个小型的市场,里边卖吃食卖小百货甚至卖服装的都不少。卖吃食的估计也是图方便,一般就是包子馒头之类的,但是都没有现炒的菜。或许是天热,连茶鸡蛋老咸菜一类都少。如果林翠芝想要做食品摊,还真不能做这种。

    小市场里头也有卖服装的,不过大多是些廉价的料子,倒是吆喝声此起彼伏的,也能吸引不少的人。

    走了好几天,林晓还是觉得,卖快餐大概是目前来钱最快,本钱最少的行当了,也是她那个小小的异能最能派上用场的。

    “咱们可以做盒饭来卖。”晚上吃饭时候,林晓给林翠芝出主意,“别人都卖包子,咱们做得再好也不会所有人都来照顾咱们的买卖。盒饭就不一样了,这几天我都看见了,车站周围还有好几个工地呢。盒饭最省事,两菜一饭或者三菜一饭,怎么搭配都好卖出去。”

    “盒饭?”

    呃,林晓忽然想到,眼下好像还没有盒饭这个说法,都是叫“份儿饭”。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从沿海那边兴出盒饭的叫法来。

    “就是咱们卖一份一份的饭啊,两个菜一碗饭那种,荤菜素菜都有,还可以加个黄瓜汤之类的。到时候都从家里做好了,连炉子都不用带。”

    “这倒是个好主意。”林姥姥在城里住了这么多年,好歹眼界要开阔些,听了林晓的话,点头说道,“离县城不到十里地就是徐家湾,那边种菜的不少,自家吃不了,估计也乐意卖出来一点,好歹能比菜市场便宜。咱也不用见天儿卖一样的,也不用见天儿都在那边看着,买辆板儿车做好了送过去就行——往东还有两个学校,学生都是晚上还上课,剩下的晚上去那边也不愁卖不出去!”

    “我觉得这个能行!”林翠芝兴奋道,“过两天就试试!”

    林翠芝不是个不能吃苦的,第二天天才亮,她就往县城里的两个比较大的菜市场走了一遭,先打听了一下菜的行情。其实这会儿,菜的种类还算是多的,也不过是茄子黄瓜一类的大众菜。等到了冬天才才单调,基本上就是萝卜白菜了。林翠芝问了价钱,觉得这县城里过日子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像黄瓜吧,她在老家时候在院子里种一畦,就足足吃不完的,到这里还得花钱买。

    这么想着,还是捡着便宜的茄子西红柿黄瓜各自买了点儿,这几样菜能放得住。又看见有卖自家种的菠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