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三十八章 明昭
    花开花落又一季,转眼便到了夏天。

    纵观整个唐朝的历史,武德七年四月初一都算得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

    当日,朝廷对武德二年初定的均田“租庸调法”作了进一步的详细修订并正式颁行,同时还大赦天下,颁布了武德律,新律比唐朝之前沿用前隋的开皇律增加了五十三条之多。

    此后又过了一旬,朝廷在武德律和“租庸调法”的基础上,了新的册封制和食邑制。

    紧接着次日,皇帝李渊便下了一道敕书,以“明智聪察”之义,册封宗圣观慈航法师李明真为“明昭公主”,并按照当朝公主“食邑三千户,实封三百户”的标准待遇,赐华阴县为李明真的“汤沐邑”以示隆宠。

    虽说绝大多数的宗室朝臣早就知晓皇帝义女李明真会受封公主号,但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还是在天下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其所造成的最直观影响,便是平康坊明园门前的横街变成了长安城里最拥堵的地方。

    因为民间盛传明昭公主丽质举世无双,有仙人临凡之姿,每日都有大量的士庶百姓慕名前来,常把明园围得水泄不通,只为睹其芳容风采。

    尽管得封为公主之后,李明真依旧秉持着低调朴素,深居简出的生活作风,但万年县的官吏们面对百姓们如火如荼的热情,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为缓解这个状况,时任万年县令的李乾佑考虑到平康坊已有两位公主居住,便上奏朝廷,请置平康坊通往太极宫的“复道”以便公主出行之用。

    这所谓的“复道”,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种与街道并列,而且还可以同时通行的路种。

    因其高架半空,上方有顶,两侧有壁,几乎完全封闭,外观颇似楼阁,故此常被文人雅士称为“阁道”。

    在这个时代,全世界有能力建造这种立体交通设施的国家,除了东土大唐,别无二家。

    而隋唐两朝修建阁道的主要理由,其实源自尊卑分明的封建礼制。

    因为,在有阁道的地方,上位者与庶民可以各走各路,两不相扰,再也不用大张旗鼓地清街封道了。

    李渊阅完李乾佑的奏表,大笔一挥,当即批示同意,待到中书省拟定的相关方案通过了门下省的审核,李渊一时爱女心切,又特令加人加饷,督促工部昼夜赶工。

    长安城里的交通设施,虽说要等到百年后的开元盛世才会发展完善,但得益于前朝打下的基础,平康坊北面的横街已经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阁道,其距离九江公主府正门不到一百五十步,因此工匠和役丁们只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地完成了这一项小型工程。

    平康坊与东市间的阁道建好的第二天,正逢端午佳节,一大早,皇帝就遣使迎接明昭公主和九江公主参加宫中宴饮,并在太极殿设坛,让她们举行斋醮,为大唐江山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李曜和九江公主听从皇帝口谕,坐上随同宣旨宦官而来的凤辇,从九江公主府临街的正门往左一拐,驶进了新建的阁道入口。

    李曜第一次来到阁道内部,心中颇感好奇,不由掀开辇车的帘子,沿途张望起来。

    这条阁道约有下方大街的两成宽,刚好可容皇帝銮驾仪仗通行,其工期虽短,但毕竟事关天家体面,修得一点都不马虎,两侧各有一排雕饰精美的花窗,透过窗棱,便可以欣赏到外面的街景。

    李曜正看得不亦乐乎,无意间瞥见街上有一道熟悉的身影,忙将凤辇唤停,下辇注目看去,只见此人中等个头,身着一件本色的圆领袍,手中抱着一张胡凳,那瘦骨嶙峋的模样,还有那对绿豆小眼,依稀就是李曜在这世上遇到的第一个人袁二!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