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请自来
    “翼德口中英雄,莫非就是刘备刘玄德?”

    关羽脱口而出。

    张飞闻言先是一愣,继而惊奇道:“兄长也知玄德乎?”

    关羽答曰:“某游历至此,听说玄德宽以待人,好结交豪侠,少年争相依附。”

    张飞大喜:“玄德常常提起兄长,感叹大汉若多几个兄长这般豪杰,也不至于混乱若斯。”

    “既然兄长与玄德兄互相仰慕久矣,弟这就请玄德过来一叙!”

    关羽闻言,心中五味陈杂。

    对于刘备,后世的云长也是无比崇敬。

    虽然后世网络上,不少人将刘备黑得体无完肤,说他假仁假义,还是十几姓家奴。

    不过对于这些所谓的言论,关羽向来都是嗤之以鼻。

    演义由于罗贯中的情感倾向,明显美化了刘备三兄弟,却由于美化过甚,反而成了高级黑。

    后世许多似懂非懂之人,拿出演义中不合理的地方,抨击着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就好像有人黑诸葛亮,说对方根本就是被演义神话,没有任何才能。

    还说诸葛亮不懂军事,不会培养人才,心胸狭隘设计弄死魏延云云。

    其他也不做过多争论,就说诸葛亮心胸狭隘,设计弄死魏延这件事吧。

    据《三国志》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辄欲请兵万人,这是何等狂妄。

    要知道。

    蜀汉后期全国总人口也不足百万,就算按照十抽一来算,总兵力也只有十万左右。

    除去防备东吴以及各郡县兵力,北伐兵力最多只有八万。

    蜀国本就兵少,魏延还想分兵偷袭,如果遭遇挫折,一万兵马的损失蜀国绝对承受不起。

    每次出征,魏延动辄就欲请兵万人,还自比于韩信,妄言诸葛亮怯战,感叹自己不受重用。

    如此行为,不仅显得居功自傲、过度自负,还有些目无尊长。

    也许有人会说,假如诸葛亮采纳魏延计策,使用子午谷奇谋,北伐恐怕早就成功。

    此言,也是无稽之谈。

    就算魏延从子午谷偷袭成功,可以顺利攻下长安。

    然长安对内无险可守,魏国大军数日即可兵临城下,五千兵马绝对守不住长安。

    且长安那时也并非魏国国都,纵然打下战略价值也不大。

    更何况,诸葛亮战略目标乃是凉州,而非无险可守的长安。

    魏延所提出的计划,本就与北伐大战略有所冲突。

    至于后世,很多人认为魏延策略能够成功,也是基于司马懿的一番话。

    司马懿后来说过:“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这番话,很有可能乃司马懿离间之计。

    魏延的心高气傲众所周知。

    假如他听到司马懿这番话,肯定觉得诸葛亮太过胆小,错过大好战机。

    殊不知,司马懿仅仅放放嘴炮,就能让魏延尾巴翘上天,使得蜀国将相不和。

    以魏延那种骄横自大,目无尊长的性格,若是换成心胸狭隘之辈,恐怕早就将其杀死。

    诸葛亮却没有。

    据《三国志》记载: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