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故人北走临沂水
案,并扶剑而起,往堂外走去,引得长身肃立的郭嘉赶紧跟上。“人心这个事情是最难断的……这也是为什么殿下常言贾文和智力卓绝的缘故!因为他能断人心,别人不行!”

    这话刚说时审配尚在堂上,说完以后,审正南却已经立在堂外廊下,然后望着头顶阴沉沉的天色一时蹙眉无语,而郭奉孝也只能立的板板整整,在对方身后静肃无言而已。

    话说,二人所言的事情乃是指最近忽然在青州腹心之地传出的一个流言……说的是琅琊太守臧霸两面三刀,在此大战之际,居然被周瑜给收买了,很有可能会忽然倒戈,联手徐州方向的周瑜直捣青州腹地,并将正在泰山西侧的关羽给关门打狗!

    这个流言咋一听自然是荒谬至极,但实际上却让人不得不严肃以对,偏偏严肃起来以后,事情又显得扑朔迷离,愈发让人觉得警惕和棘手。

    原因有三:

    首先,正如蒋干所推测的那样,周瑜作为南军的少壮派,也是唯一一名实际上担当了方面之任的少壮派(鲁肃、刘晔、孙策都为曹操直接指挥),是有主动发起战役挽回劣势的需求的。

    换言之,周公瑾是有充足动机搞事情的。

    其次,一旦臧霸真的反叛,后果绝对很严重,因为这个时候青州是空虚的……青州本地的主力部队全被关羽带到泰山以西去与夏侯惇争夺那个大野泽、汶水、泗水之间的要害通道去了;而用来正面应对周瑜和徐州方面部队的地面部队正是琅琊臧霸;至于审配、郭嘉此时所知道的所谓营州程昱的援兵,现在恐怕还没来得及开始动员……要秋收的!

    那么如果此时臧霸忽然倒戈,与周瑜合流北上,怕是要如入无人之境,青州一万水军恐怕也只能勉强退保黄河……然后关云长也真要沦为落水狗了。

    最后,琅琊臧霸确实可疑!

    毕竟,琅琊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是个半独立的军阀团体。而所谓琅琊臧霸也并非是臧霸一个人说了算,臧霸顶多是个半盟主。这个集团从本质上来说根本就是一群背靠沂蒙山区的泰山盗匪所构成的军阀集合体。再加上他们是新降之人,所以确实不可信。他们可以在当日陶谦病重时驱逐于毒,降服河北,今日说不定也能为了自家保持独立地位,反过来助力南军捅河北一刀!

    实际上,另一个时空里,这群泰山盗匪一直到曹丕时代才彻底终止了实际割据的行为。

    大下午的,雨水开始滴答答的落在屋檐之上,这不是个好兆头,因为秋雨一落便绵绵,而现在是七月末,秋收将至,今年青徐一带怕是要减产的,偏偏全天下又都在打仗!

    “我初来青州,对琅琊还是有些不熟悉。”隔了许久,随着秋雨滴落,审正南方才再度开口。“奉孝,当日琅琊泰山群盗降服一事,你是亲自参与过的,你告诉我件事情……既然世人说起琅琊都只说琅琊臧霸,这么多年了皆是如此,那臧霸其人在琅琊群盗中到底有多大威信,其为人又如何?”

    “属下确实与泰山群盗有过接触。”郭嘉在对方身后正色以对。“若说臧霸,其人确实是个豪杰,算是个气节之士,但其人可控大局,却绝不可能控全局……琅琊那里,不服臧霸的也多的是!”

    “气节之士?”审配愈发蹙眉。

    “是个信诺之人。”郭嘉补充道。

    “既然信诺,当日为何降服?今日你为何又如此忧虑?”审配终于回过头来。

    “回禀审公。”郭嘉坦诚以对。“臧霸这个人的气节,对私多过对公!对义多过对法!”

    审配心下恍然,因为这跟自己年轻时太像了,只不过对方半辈子都是土匪一个,所以肯定更加过分,而且更多了几分匪气。

    

-->>(第3/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