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
,片刻后,到底是下城取暖去了。

    其实,正如公孙珣所言,中平六年的隆冬,虽然不敢说整个天下,但几乎整个关东都在讨董

    就在公孙珣攻略下了雁门,准备冒着冬日严寒继续南下,以求拿下并州腹心大郡太原之时,远在讯息被隔断的黄河之南,袁绍组织的关东联军也终于彻底从纸面上变成了真正的联军其中,中原诸路诸侯,十余万大军更是已经汇集到了位于陈留境内,或者说是陈留、东郡、河内、洛阳所属河南尹四地交界处的酸枣县,正准备誓师讨董

    这支规模空前庞大的联军,首倡者乃是曹操,真正以朝廷命官名义发出邀请的是现如今的东郡太守桥瑁,前期主要串联者乃是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兄弟二人与济北相鲍信,但实际上的主导者却毫无疑问,乃是诛灭宦官,在士人中获得巨大声望的袁绍、袁术兄弟。

    而这其中,最孚人望的无疑是袁绍。

    毕竟,天下士人,尤其是中原士人,多与汝颍宛洛的党人有所牵扯,而袁本初本就是党人领袖,更是当日诛灭宦官的实际总指挥,他在酸枣的声望、地位,毋庸置疑。

    然而,真正有意思的是,虽然袁绍的盟主之位宛如囊中之物一般,虽然酸枣联军十余万,而且接连不断,还在不停汇聚中,虽然洛阳所属的河南尹就在酸枣十几里地外面,但居然无人组织宣誓歃血、推选盟主,然后即刻出兵。

    原因很简单,袁本初与袁公路这兄弟俩,居然都没来

    你没看错

    酸枣会盟,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一个名望最高,一个实力最强,居然都没来

    那再进一步,为什么不来

    原因更简单,袁绍盟主之位无可动摇,偏偏袁术不服他,所以袁公路也懒得去凑趣,只派了使者,表明了位于南阳的他本人,还有被他表为豫州刺史、破虏将军的孙坚愿意参加联军的意图,然后就在鲁阳不动了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洛阳南方事,我自为之

    而袁绍听说袁术本人不愿意来,便也摆起了架子,不准备去只在一河之隔的酸枣露面,而他不愿意来,同在河北的冀州牧韩馥与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就更懒得过去了。

    这下子,不要说曹操,就连陈留太守、本地地主张邈都要气疯了

    十余万大军汇集于此,人吃马嚼的,又是隆冬时节,谁能熬得住于是几番讨论之下,决定不等二袁了,就是酸枣这些个诸侯,直接歃血为盟,大不了遥尊车骑将军袁绍为盟主就是。

    而且再说了,按照曹操制定的军事计划,本就是要三面出击,让袁绍领着河北几位诸侯占据黄河一线的三个渡口;让袁术和孙坚从南阳出击,攻击洛阳南部三关;最后,中原的诸侯在曹操本人的推动下直接往荥阳、成皋而去,叩问虎牢关

    三面夹攻,哪怕是不能破关而入洛阳,但只要维持攻势,断绝交通,便足以压迫洛阳,迫使洛阳人心晃动,不战自溃。

    但是,即便是决定要抛下二袁先行会盟出兵,却依然有个大问题谁来代替袁绍主持会盟

    照理说该是曹操,一众刺史、太守也觉得一介逃犯曹孟德最适合干这事,但曹操却清楚,他是真不能干这事

    因为干这事半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受到袁绍的敌视作为发小,别人不知道,他曹孟德如何不知道那厮是个什么心胸,真会为了这种破事遭嫉恨的

    然而天下汹汹,不管如何,袁本初都是关东联军的首领,这个时候真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情恶了袁绍的。

    三牲早已经备好,祭坛早已经叠起,十余万大军在营中无所事事,各路诸侯最起码是中原各路诸侯,俱在酸枣,整日高谈阔论,却无人敢上祭坛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