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七章 汉兵奋迅如霹雳
微火光而已。

    不过有意思的是,执掌军律的军司马贾诩居然也没睡,其人今日晚间在处置了几个犯了军法的士卒之后,既没有读书,也没有写什么东西,而是枯坐在帐中,一边沉思白日情形,一边仿佛在等着什么人的到来一般。

    果然,二更时分,白马义从中的一名军官,贾诩隐约记得是叫张南的,乃是幽州大族出身,忽然来请,说是君侯在帐中唤贾司马前去。

    贾诩面色如常,依旧是谢过了对方的辛苦,然后方才从容随对方去往中军大帐的后帐,面见此间五万大军主帅,卫将军公孙珣。

    “文和且坐。”公孙珣榻上放了一个小案,其人正在榻上伏案写着什么,见到贾诩到来,却只是随手一指,示意对方上榻来坐。“且等我写完回信。”

    贾诩躬身行礼,安静侧身坐在了榻上,到底是不敢学娄圭、戏忠那二人随意脱鞋上榻。而且,其人全程目不斜视,根本没有去看公孙珣在写什么。

    过了许久,公孙珣写完书信,放下笔墨,方才抬起头来,于烛火下看了看眼前之人,然后问了一个有些奇怪的问题“文和,你以为可战否”

    饶是贾诩早有准备,也有些茫然失措“将军何出此言董公、皇甫公、盖公俱言可战,娄子伯、戏志才也早早劝战将军自己也看的清楚,甚至今日还有离间之策与军略制定,为何还要问我”

    “事关数万人生死,总是想要多些底气的。”公孙珣见状不由失笑道。“你是我生平所见智计第一之人,你不说可战,我心里总是不安的。”

    “何敢称军中智计第一”贾诩尴尬低头。“且不说论战者未必需要智计如何,董公、皇甫公二人,一以豪气,一以威德,俱为名将。便是真说智计,军中也有娄子伯分划军略井井有条,戏志才洞察形势,皆可称一时人选便是不说这二人,此时此刻,只这帐中,将军之才智也远胜于我。”

    “我怎么不知道自己居然比你智计高明”公孙珣失笑对道。

    “将军洞察人心,今日抹书间韩遂实乃我生平所见绝妙之策”

    “我之前便说了,这是小道,韩遂等人自生嫌隙,有无此书他们都不会团结一致的所谓智计高明之处,在于洞察人心与形势,然后再根据形势与对手制定最佳策略。”公孙珣不以为然道。“这才叫真正智计。”

    “若如此。”贾诩侧身坐在榻上拢手言道。“今日君侯临阵观敌虚实,也可以称之为智计高明了吧为何一定要再问一遍属下呢”

    “因为足下确实是智计绝高之人,有你一言,我才能下定决心。”公孙珣回复的非常利索。

    贾诩苦笑“如此,便又绕回来了我还是不懂,将军为何会看中我,只因为当日阎叔德对将军夸赞了我一次吗”

    “我也不懂文和。”公孙珣闻言不由肃容感慨。“我对你情真意切,为何你却屡屡装聋作哑甚至之前夺取兵权之时还对董仲颖有所暗示我哪里不如董卓,只因为他是你凉州乡人吗”

    贾诩也顿时肃容,半晌方才应声“人非草木,将军对我的雍容与大度,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也正是因为人非草木,无能为之时,只能以亲疏远近而有所为,层层推之那日是我的错,但请将军明鉴,我并没有半分悖逆将军,有所不利的意思。”

    说着,贾文和居然是下地躬身大拜,以作谢罪。

    公孙珣摇头失笑“起来吧,当日不追究你,今日莫非还要纠缠这事不成坐回来,咱们接着说。”

    “将军不要笑,”贾诩坐回远处,却不由叹气道。“我一个背井离乡之人,凡四十载,一半在凉州,此乃我故土所在;一半在司隶,我受汉恩,出仕宦游在彼处这两个地方,将军固然神武,可真能有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