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七章寒随霞堤去
外,这份功劳,注定还要有向栩、董昭,乃至赵王的一份。甚至可以想见,等到了中枢以后,赵忠一定还会再加上赵平的一份,说不定赵平这厮经此一事就能直接一跃成为两千石太守了。

    宦官子弟嘛!

    但公孙珣却并没有感到不忿的意思没有必要为此不忿,也不该为此不忿,因为赵国上下、河北士民都知道河是谁修的,中枢那些聪明人也肯定都知道,少不了他那一份的。

    恰恰相反,此时的公孙珣心中泛起的是一丝难以描述的情绪。

    大堤并不是很高,但立在此处,对着因为冬季枯水期而稍显低矮的河床望去,尤其是其中还有不少密密麻麻的劳动人群,倒也颇显得高屋建瓴起来。

    娄圭和沮宗立在堤上寒暄谈笑了一会,也是注意到了公孙珣的异样。

    “君侯?”娄子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什么?”公孙珣此时方才回过神来。

    “方伯下午就要来了。”娄圭提醒道。“还是稍微做些姿态好些”

    公孙珣缓缓颔首:“既如此,公祧(沮宗字)去迎接一下吧,再把那些被我禁锢在此处的豪强、闲吏全都带过去,认真做个样子。”

    “君侯不去吗?”沮宗一时好奇。

    “我要换衣服下去搬石头。”公孙珣从容应道。“亲力亲为,这才是古名臣的风范方伯见到也只会称赞我的。”

    沮宗也是一时失笑相处久了,他才发现自己暂时投奔的这个君候虽然生气时很可怕,但平日里却也是个有趣之人。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这位君候面对几乎所有‘大人物’时,都很难掩饰他不经意流露出的一丝傲慢,而对于‘小人物’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些许不符合他身份的尊重。

    而且,这种傲上而重下并不是基于什么特定的分类,而是纯粹的拿身份高低来判定换言之,最起码当这种人的下属还是很舒服的,因为你总能获得意料之外的尊重与报酬。

    到此为止,三人一起回身沿着河堤外侧往下走去,然后沮宗径直去寻人,而公孙珣则沿着堤岸去往石料点。娄圭立在河堤下,捻着胡子想了一下,却是直接动身追上了自家主公。

    “子伯要来陪我运石料吗?”公孙珣不以为意道。

    “确有此意。”娄圭昂然答道。“冬日天寒,久不动作,正该发一发汗”

    公孙珣不以为意,兀自在此处脱下外面的直裾,露出短打扮,然后直接捋起裤腿,径直和娄子伯一起抬起了区区百来斤的一筐石料。

    汉制,四斤合后世一公斤,百来斤也就是不到三十公斤的样子。

    呃,这里必须要辩解一下,这绝不是公孙珣没力气,也不是他诚心偷懒,真要是下狠心干活的话,两百斤的石料公孙珣一个人都能扛着上大堤,而且照样健步如飞只是说,他要照顾那群被他禁锢着的国中权贵们的水平!平日里一日三个来回,这些人不敢比公孙珣抬的多,但也不敢比他抬的少,偏偏又个个养尊处优没有太大力气,这才逼得公孙珣跟着他们作弊!

    说白了,筐子里只有表面一层是碎石,下面其实多是大块碎土,而这些筐子都是事先预备好的,还有专人看管做秀做到这份上,也是丢人现眼!

    然而,就是这区区百来斤石料的筐子,两个可能是这段河床上最高大壮实的一对年轻人,却在只运了一趟后就戛然而止。

    “刚才堤上的时候,我见君侯神色有所不渝?”避风的河床里,就在公孙珣倾倒完石料,然后拎起抬筐准备去运第二趟时,娄圭却是忽然拽住筐子上的绳索,趁机问了出来。“敢问君侯,是工程有什么不妥,还是对方伯此来有些不满?”

    “都不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