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章 老雉望河叹(补昨日)
  一时间,两拨人你来我往,争的不可开交。

    有意思的是,就在两拨人僵持难决之时,邯郸氏和李氏的族长对视一眼后,居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们建议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也就是清理太行山!

    这个建议,就有隐隐考验公孙珣能耐的感觉了……若是这位横行霸道的君侯上来栽倒在了太行山里,那国中局势是不是可以两说?这什么三个世族退出公议孝廉之事是不是可以再议?

    这下子,魏氏庄园中不免更加热闹起来,便是周围持矛站岗的义从、县卒也都纷纷侧目。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锅中已经沸腾到不得不重新加水的地步,两个鲜卑人也是早早将羊血放干、羊皮剥去,只等切肉下锅了……偏偏公孙珣只是端坐于上首主位,捧着一杯酒在那里细细品味,却一言不发,也是让众人无可奈何。

    “诸位,关于此事,我有一言!”就在这时,许久没有说话的魏松忽然开口,让众人当即安静了下来。

    “正要请闻魏公高见。”公孙珣立即举杯示意。

    “我的意思很简单,”魏松拢着袖子正色言道。“尔等各自有所图,相持难决,却有没有考虑过天时的问题?又有没有想过这四件事情是可以相互连结的?”

    众人纷纷一怔,便是公孙珣都不免多看了魏松一眼……这毕竟是做过一任国相的主啊。

    “先说清理山区,编户齐民。”魏松以手敲案,认真言道。“难道不是青黄不接的夏日间最合适吗?就是眼前这个时节最好,我们完全可以用粮食来诱导那些山中的逃户、流民接受官府的编导,而且接受了官府的赈济后,那些人也更容易重新信任官府。便是凶性已成的惯匪,此时因为缺粮也是最容易对付的!”

    众人一时恍然。

    “还有清查户口,”魏松继续侃侃而谈。“为何要清查户口田亩、编制什伍?还不是为了算赋公正,为了广开财源?这种事情,其实正适合与秋后赋税之事一起并行,以节省人力。而且秋收之时,田亩大小、收成一览无遗,好田、坏田也更容易定夺!”

    听到这里,众人已经是服气的不得了,便不由纷纷正襟危坐。

    “至于说建立学校,让各家子弟入学之事……”魏松一声叹气。“你们忘了举孝廉是什么时候吗?是十月,也正是秋收之后!这个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从张、王、鲁三家中推出来一个俊才,其余的各家子弟不该正好留下来入学吗?”

    话到此处,不要说下面这些人了,便是一直不动声色的王修都忍不住盯住了这位故鲁国相……因为公孙珣和他一起整饬这个计划的时候,本就是按照这个来的。

    “等到十月份,”魏松此时已经毫无顾忌,便放开了言道。“若是公孙县君之前在夏日间清理了山区,安定了治安,还因此展示了自己的才干,让众人再无疑虑;然后又藉着秋收清查了户口、田亩,了解了邯郸上下的实际力量,还对百姓编制了什伍,便于动员;最后,还在此时履行了诺言,推出了孝廉,还建设了学校,举行了祭祀,以此团结了人心……那到了冬日农闲时分,为何不能趁机开挖沟渠,兴修水利呢?!”

    话到此处,魏松喘了一口粗气,方才继续言道“诸位,兴修水利是件大事,几乎要动员整个邯郸的力量,而且还要经过春汛、夏汛的考验,随时修补,才能算是成事。所以除非主政者威望、德行、力量并存,是不能轻易施行的!而无虑候的计划上,其一其二其三其四,看似无端,其实却都是按照天时和法理来安排好的,只有前面三件事情按照天时顺序做好了,他和县中获取了威望、力量、德行,最后一件大事才能进行!诸位,你们在这里为了各家私利,叽叽喳喳,争来争去,居然没有看出

-->>(第3/7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