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17章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钢铁的方法,甚至还有火药火铳等等,这些虽然大秦都有严格的管理,但保不准有人会为了钱财偷偷贩卖出去,必须有一个部门来对出口的商品进行必要的检查。

    西域已经非常靠近印度,而印度与中亚的安息帝国近在咫尺的距离,只要这些东西被贩卖到西域,最多一两年时间就能流传到西亚甚至欧洲,对于大秦未来的殖民发展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要知道无论安息还是罗马,都是极度富庶的国度,历经百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后,先进的希腊文明已经在除中国之外的地方广泛传播,这些东西流传出去之后,要仿照出来并不困难,为了减少大秦将士未来殖民没有必要的伤亡,限制一些东西出口是必须的。

    接下来的时间,陈旭让人找来一些咸阳经营瓷器铁器陶器丝绸茶叶等物品的商贾,和他们讨论了一下赊货给胡商的意向,因为有陈旭出面,这些商贾也并没有太多抵触心理,毕竟清河侯和左相这两个身份,足够让他们放心不用担心将来收不回货款。

    因为一旦这些胡商不还钱,驻扎西域的两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这次也只是试验性质的交易,也是事出突然,因为谁都不会想到西域诸国会突然派出如此大规模的一支商队来咸阳,因为整个西域加上月氏的人口也不到两百万,这批货物按照陈旭的猜测,最后都会通过大宛大夏等国最后贩卖到中亚和西亚去,而其实这也是一次极大宣扬大秦国力的机会,当这些精美的器物到达西亚中亚,肯定会吸引来更多西亚中亚的客商,而大秦眼下两万大军如果要攻入中亚,帕米尔高原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就是止步于葱岭。

    而后世帖木儿帝国东征大明,同样是因为帕米尔高原,当然,帖木儿比亚历山大强那么一丢丢,因为他有通往大明的地图,不过因为年纪太大腿脚不利索,带领数十万大军成功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到达伊犁河谷,但迎接他的是一大片浩瀚的沙漠,然后还没等他熬出沙漠,便死在了西域,虽然当时帖木儿已经七十岁高龄,的确半只脚踏进了棺材,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西域的地理气候造成了他的东征失败。

    帕米尔高原,天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些就是中原往常抵抗西方国度的天然屏障。

    但同样是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也造成了中原王朝无法在陆地上往西方拓展。

    西方开拓者止步于帕米尔高原,东方开拓者止步于玉门关。

    无论东西方那些天赋异禀的帝国和君王如何牛逼,想要穿越西域这个死亡之地,首先头痛的就是补给问题。

    如今大秦也是一样,江琥李信两路大军势如破竹收复了西域诸国,但面对横亘在面前的帕米尔高原,还没等到高原反应出现补给就已经跟不上了,因此也只能止步不前。

    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贸然翻越葱岭直面中亚诸国,大秦要想顺利抢占一片根据地非常困难,因此先通商来往,让大秦和中亚西亚诸国在民间来往,以此交流更多的信息,只要这些商人把大秦的强大富庶口耳相传带入中亚西亚,然后或许可以先行派遣使者与大宛康居大夏等国进行交涉让其臣服,这样大军就可有没有阻碍的穿越这片死亡之地,将触手和平的深入西方。

    翻越帕米尔高原虽然千难万阻,但对于到处求财的商人来说,只要有钱赚,刀山火海都有人愿意去冒险,后世大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基本上就和军队没有太大关系,大量的商人驱赶驼马常年穿梭于河西走廊和高寒荒漠之中,东西方的商队在西域中转和交流,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商业奇迹。

    而陈旭要做的,就是依靠武力强行打通这条道路,主动将大秦的名声扩展出去。

    上兵伐谋,兵不血刃才是战争的最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