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四十八章 操作逆转!(求月票)
    至于中小国家? 别开玩笑了,乖乖去玩老旧落后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机就好。 通俗一点,去玩泥巴。 “轰!” 数十秒后,两台ws17航空涡扇引擎的声音响起,整架凝聚尖端科技和智慧的l15c猎鹰,经由地勤人员引导,缓缓滑出停机坪,跟随银白色歼10a身影,掠向滑行道。 起飞,升空。 两架战鹰微微仰起头,空载起飞,掠向炙热而碧蓝的天空。 “1号,爬升至一万米高度,此次机动我无法给你具体演示,你需要自己操作,鸭翼气动布局的战机由于气动特性,暂时不能做赫伯斯特机动,l15c猎鹰之所以能做该机动的主要原因,依靠机身中段尖拱大边条和优化升级的襟副翼系统,在机动过程之中,可提供有利干扰涡流和高攻角的偏航力矩。” 林剑戴着标准制式头盔,稳稳拉杆迎向天空,通过加密通信频道,向周海传输关于赫伯斯特机动的详细操作内容: “首先航速为55马赫,拉杆到底以最大迎角爬升,在即将失速边缘边缘,围绕竖轴右向满舵偏航横滚,保持高推力状态,控制机体沿预定飞行轨迹旋进,顶点位置松油减速,形成惯性,直至机头和轨迹方向与初始轨迹方向相反,形成180°角,发动机满油开加力,脱离完成这个动作,明白吗?” “明白。” 周海保持拉杆爬升状态,听到林剑讲解的详细内容和主要操作步骤,如计算机般高速运转的大脑,立即通过这些关键性信息,构建和推演,开始模拟。 “复述一遍。”林剑听闻,询问道。 没有丝毫犹豫,周海当即复述关于林剑给出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拉杆到底,以最大迎角爬升” 话音沉稳,堪称珍贵的内容信息,一字不漏。 “不错,记住一点,保持冷静,不要害怕。” 林剑夸赞一声,嘱咐道:“实施赫伯斯特机动时,由于飞机空气动力特性和气流非常复杂,濒临失速,操作过程一定要快速,决不能迟疑和犹豫,而且时机要恰到合适。这是一个考验,我希望你首次成功,给大家竖立一个榜样。” 通过高难度考验,竖立一个榜样。 这是林剑对周海的期望,也是为何没有跟随周海一同坐进l15c猎鹰亲自实施的缘故。 独自完成和教官带领,完全是两个概念,林剑更希望周海能达到前者的水准,攀登少数人踏足的战术巅峰。 哪怕l15c经过特别优化升级,机体性能满足实施机动要求,可飞行员同样需要掌握高难度的操作技术。 而这,恰恰就是老飞和新飞之间的差距。 “是。” 周海凝望着头顶越来越近的湛蓝天空,轻声应,高速运转的脑海已模拟数十次实施赫伯斯特机动的过程,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过目不忘的能力,如尖端超级计算机般的大脑,堪称非人类的自身优势,可以让他构思相关画面和内容,展开思维模拟。 模拟! 疯狂的模拟! 在实战之中,整个机动的实用价值高到超乎想象,同等速度下,转弯半径缩短五倍,能量损失率微不足道,并且可以连续做出,远非瞬时机动的‘一锤子买卖’。 五十次, 一百次, 两百次, 从低空爬升到万米高空的短暂过程,周海疯狂消耗着精力,综合曾经所学的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等重要知识,如同往常一样,不间断模拟整个机动操作过程。 这是周海独有的学习方式。 只要彻底掌握这个机动,下次轮到自己值夜班的时候,二十秒击败日方学员完全不是问题。 这可是空战领域公开版的绝世秘籍,可依旧只有少数人能够领悟。 万米高空,阳光更加炙热,哪怕有先进的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自动保持舱内压力、温度和湿度,可依然无法避免头顶落下的滚滚热意。 阳光直射,这是一种煎熬。 “1号,准备实施机动。” 额头冒出汗水的林剑,压杆改出,略显笨重的歼10a向前平飞,右手边跟随的l15c猎鹰亦是如此。 周海结束近三百次的思维模拟过程,声音沉稳而有力,透出浓浓自信之意:“1号收到。” 话落,深邃的双眸凝视前方天际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