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52章 不如诸夏之亡也
了奉常,却不好好珍惜,襄助摄政定礼,兴礼乐之道,而在此妄言,意欲何为?”

    众人顿时讷讷,但脸上服了,心里却未必服。

    这时候,满堂儒生又听到另一个声音道:

    “太史说得不错!”

    却是奉常陆贾。

    “孔子也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可见诸夏无君,时常有之!”

    如果非要给这个身处中原,以冠带为标志,已有雏形的民族命名,她现在的名字便是“诸夏”。

    “然而诸夏在无君时,却没有丢失礼乐,这是为何?”

    他扫视众人,待议论结束后,才笃定地说道:

    “因为有圣人!”

    ……

    “圣人?”众人面面相觑。

    陆贾笑道:“不错,诸夏之所以在无君,或者君主幼弱之时,尚能维持礼仪之大,章服之美,而没有堕为戎狄,正是因为,有圣人治国!譬如伊尹、周公,孔子!

    “而今之摄政,亦是圣人!”

    “摄政是圣人……”群儒被惊到了,他们黑黑夫贴过很多标签,却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那黑大汉哪里圣了?

    “敢问叔孙太史,何谓圣人?”陆贾朝叔孙通拱手,二人今日是得在此唱一出双簧了。

    叔孙通略微沉吟:“内有德性,外有功业,是为内圣外王,自为圣人。”

    陆贾摇头:“太过深奥简略,恐有些人听不懂,可否再具体些?”

    叔孙通少不得要认真起来:“曾子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做到这几点的,可谓大圣!”

    陆贾一条条摊开了开证明:

    “摄政出身黔首,然孟子言,涂之人可为禹。摄政少时家贫,父母兄弟皆白丁也,然荀子又言,圣人可学而成也。摄政便是既有天生之智,又好学不倦。”

    他举例子道:“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神农氏便是格物致知的圣人典范。”

    “诸君且仔细想想,过去十余年来,省人力十倍的水椎,让亩产倍增的堆肥,叫天下人皆食甜味的榨糖,让文书省力省时的纸张、印刷……”

    “这些泽被天下的事,皆乃摄政所作也!在格物致知上,摄政的成就,几能与神农氏相提并论!”

    好像还真是!众人点头,没毛病,古代的“圣人”,燧人神农之流,还真是群发明家,黑夫算是占大便宜了。

    “再说修身齐家,摄政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可谓至俭,与始皇帝、胡亥大异也。”

    “又不贪女色,入咸阳,妇女无所幸,宫女皆出而嫁人。家中仅一妻,夫人叶氏贤且俭,衣不坠地,亲织衣裳,以教二子。”

    黑夫平日里被某些人诟病的点,如今却成了陆贾赞誉之处——儒家眼里的大圣人孔子,不也才一个老婆,一子一女么!

    陆贾的演讲渐入佳境:“至于治国之能,众所皆见。摄政治北地,而北地兵强,逐匈奴八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治胶东,则胶东富庶,楼船通海外,而九夷皆朝于中原;治岭南,则转败为胜,南征军以之为父母,越校蛮人甘为效死!”

    “平天下,更不必说,胡亥篡位暴虐,欲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