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42章 法吏
为包庇略人者,盲山里百余口人,全部罚为城旦舂,毫不留情。

    但他如今面对的,不是偶然才有的集体犯罪,而是一个持续的恶性循环,范围是全天下。

    战争久持不下——赋税徭役沉重——畏死逃避之人多——官吏追捕以法绳之,将其捉做刑徒——更多人畏惧而逃——更重的刑罚打击……结果就是刑徒满道。

    这些刑徒,又被一股脑塞进南征的队伍里,皇帝似乎真的想让这帮”刁民“死在热带雨林里。

    像喜这种还有点良心的官员,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完全遵循朝廷命令做事,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自然会被黔首愤恨。

    如果心软,对治下黔首网开一面,就完不成朝廷要求的指标,会受到律令的制裁,以“治狱不直”等罪名,被谪戍远方。

    喜从不心软,也从未违背朝廷律令,所以他才能任职至今……

    喜还告诉了黑夫一件事:“此番黔中、南郡、长沙、衡山诸郡,以不直罪论处,发配到昌南侯军中任职者,恐不下数十名,其中的确有贪污受贿者,但也有不忍苛责黔首,被判定渎职的官吏。”

    “谪官、刑徒,这就是皇帝答应给我的‘三十万兵民’?”

    黑夫不由头疼,难怪历史上听说中原出事,南方军团直接闭塞通道,不愿回去。

    能被派到岭南这种地方来的,哪有什么精锐啊,多是炮灰,战斗力能强才怪了……

    “这便是喜近几年来,所目睹之事,本来期盼战后可以稍好些,但如今陛下点昌南侯为将,粮秣、刑徒、兵卒源源不断往南方去,看来这场仗,是要接着打下去了。”

    黑夫苦笑:“难归难,但我既受命于君前,不得不行,只求能全师而胜,让南方各郡少受些苦痛。”

    喜道:“我虽身处边郡,但也时常听闻,昌南侯不仅善兵,且爱民,定不负陛下之任。”

    他对黑夫,还是极有信心的。

    说到这里,喜也准备起身告别了,他对黑夫拱手道:

    “昌南侯,喜此来,一为道谢,二,也是道别。”

    “道别?”

    黑夫才回来,对喜刚接到的调令尚不知晓。

    喜说道:“御史大夫茅君,调我去咸阳御史府为官,我已应诺,不日便将启程!”

    ……

    听说喜要去咸阳做官,黑夫一愣,心里骂了茅焦老儿一通,挖人挖到他后院来了。

    不过想想还是怪自己,像喜这样名闻于皇帝之耳的典型,被调派入都也是意料之中,便笑道:

    “入朝为官,这是好事啊,六百石的侍御史,远胜六百石郡丞。”

    喜摇了摇头:“我以为,任官不在朝野,俸职并无高低,不管是斗食还是两千石,还不都是秦吏?都要遵循律令。”

    他指着自己斑白的胡子道:“但除了能背律令,老朽别无他才,混迹地方三十载,籍籍无名。朝廷突然召我入都,实在惶恐,生怕不能胜任,坏了国事。”

    此言诚挚,像极了后世的老党员,让黑夫有些动容。

    “但喜又闻,御史府之职,乃督查官员,修正律令。近几年来,朝廷律令课征越发严苛,休说黔首难以应付,连官吏都快喘不过气来,总觉得有不妥之处。”

    在喜眼里,律令,是维护地方秩序的根本,决不可违,法理必须大于人情。

    但若是,朝廷苛令成了破坏地方秩序的主因呢?

    那这律令,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过去他地位卑微,无能为力,只能默默遵循,可现在,一个机会摆在面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