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03章 祥瑞御免
此百姓饥寒劳顿之时,便要告成于天地?儿臣以为不妥,不如罢兵戍,使百姓休养生息十年,再行封禅不迟……”

    黑夫顿时咋舌,这扶苏,还真是亲儿子,旁人不敢说的事,他是件件都敢直言进谏!

    扶苏说的倒也没错,何谓封禅?封,指的是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以祭祀上天,以报天之功。禅,指的是在泰山旁边的梁父山祭祀地主,以报地之功。

    所以,封禅便是祭祀天地,向天地诉说自己的功业,儒生们一直说,封禅是自古就有的,远古的帝王如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等都举行过封禅仪式,只是三代之后,就没有人做过了。

    黑夫没啥文化,对此说真假不得而知,但秦始皇显然是相信的。统一六国后,皇帝早在三年前就想东巡封禅了,因为西北的事,一直拖到现在,如今匈奴、月氏皆残破,大功已成,正要得意洋洋地来向天地炫耀炫耀自己的大功勋,群臣儒生都夸着捧着,唯独大儿子一盆冰水泼下来,秦始皇能高兴么?

    后果自然不用猜,秦始皇怒了,也不欲带长子,罚他关在府邸里抄律令,自己带着群臣百官,开始了这场建国以来的公款旅游。

    黑夫听后,只感觉牙疼,扶苏之言虽然切中时弊,但他太过刚直,说话不拐弯,真是活该不讨皇帝喜欢。

    这时候,杨也跳过了这个话题,说起了前几日,皇帝在邹县祭祀峄山时,发生的奇事。

    “陛下在山上举行祭礼时,随从官员在山下听到山上象有呼喊’万岁‘的声音。百官皆奇,等陛下下山后,以此事告之,陪祭的列侯、儒生皆不知,只有方士卢敖奏称,说这恐怕是陛下德行臻治而导致的祥瑞……”

    皇帝闻言大喜,免除了本地三百户人家的税赋,以他们以租税作为峄山祭祀的费用,把他们的居住区的小城,命名为“崇高邑”。

    此事有些蹊跷,不足为信,再加上有方术士搀和,黑夫顿觉不妙,暗道:

    “秦始皇这么做,恐怕要开一个坏头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简直是在鼓励群臣发挥想象力,献上乱七八糟的祥瑞来,给封禅造势!”

    ……

    黑夫得以目睹封禅,但他对这些古代的礼仪,只知道皮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来之前,他还虚心地找即墨的“县三老”浮丘伯补过课。

    浮丘伯告诉他,古代的封禅之礼仪不得而知,最近的一次,是齐桓公在葵丘之盟后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便想要进行封禅。管仲不以为然,他先是陈述了一番自古以来封禅的案例,然后指出只有“受命”的君主才能封禅,希望借此打消齐桓公的念头。

    但桓公却认为,自己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伐至召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业非凡,即便与三代相比,也相差无几,这自然是“天命在我”的体现,因而坚持己见。

    管仲见状,只好改变策略,以没有比翼鸟、比目鱼、凤凰麒麟这样的神奇祥瑞降临为理由,再次加以劝阻。最终,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没有进行封禅……

    而今也一样,秦始皇的封禅,万事俱备,只差祥瑞捧场了。

    皇帝好祥瑞,这是群臣心照不宣的事,秦始皇既统一天下为帝,卢敖、侯生便以阴阳五德之说游说他说:“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见。夏朝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殷朝得金德,银自山溢。周朝得火德,有赤乌之符。此乃五德始终也。”

    “如今秦朝取代周朝,按照五德之说,乃是水德胜过了火德,当年秦文公出外打猎,曾得到一条黑龙,这就是水德的祥瑞!”

    这是在为帝国的合法性背书,秦始皇深以为然,便把黄河的名改为“德水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