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62章 这一年天下无事
皇轻轻一点后,却仍同意了此事。

    “朕曾让乐官作《秦颂》,颂称: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他目光看向广袤的南方:“前不久,李信、黑夫已派人在流沙大漠以西的居延泽建立了大秦最西面的哨所驿站,插上了大秦的玄旗。西涉流沙是有了,但南尽北户呢?还是要靠南方诸将尉啊。”

    扫平匈奴后,皇帝的雄心壮志,更加膨胀!别的不说,向全天下人夸下的海口,是一定要兑现的!

    秦始皇大气地说道:“汝等也无须多寻借口,去罢,像对付匈奴一样,商贾探路,民夫开道,兵卒继之!朕要在西南夷诸邦置吏管辖。只要是有人迹的地方,那些城郭、邑聚,皆要臣于大秦!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

    夏末时分,秦始皇结束了对巴蜀的巡视,与此同时,蜀郡尉常和巴忠,也开始一个出人,一个出钱,在蜀郡南边的山林中,开始修筑一条名为”五尺道“的道路……

    这就是整个秦始皇帝三十年里,最值得说的两件事之一。

    而第二件,和第一件事有些联系,那便是塞北的屯田。

    刚被任命为“上河农都尉”的李冰之孙李灵,也在咸阳报告后,开始了他的长途旅行,经过月余跋涉,于秦始皇三十年八月上旬,抵达了北地郡在大河东岸新设置的“富平县”。

    富平县,这里位于青山峡以北,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自从前年李信率部在青山峡以南烧了一把大火后,匈奴迁徙殆尽,再无一人一畜。

    到了去年,李信和北地郡尉黑夫,又在此胜利会师,如今已修筑了一座小邑,因为期望贺兰山自此富裕而和平,故名“富平”。

    随着今年开春,大量关中屯田移民迁入,城邑周边里聚慢慢筑起,这片因匈奴迁徙而冷清下来的土地,再度热闹起来……

    李灵初至富平,所见到的便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收粟景象。

    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止是那个在地里与兵、农一起干活,晒得皮肤黝黑的北地郡尉,还有立在田边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富平县和贺兰山全体屯田军民的口号: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ps:

    1.三十年,无事。《秦始皇本纪》

    2.本章时间已是上一章的大半年后。

    3.富平县最初的确设在今天的宁夏,详情请自行搜索“富平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