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80章 秦颂
,虽在江湖小有名气,却行囊已空,一事无成。

    高渐离则哭美人迟暮、壮士衰鬓,哭礼乐崩坏后,也随之被人们抛弃的乐律,韶乐已绝,骚赋不再。

    至于狗屠?他们也不知道他为何而哭。

    但如今,昔日的三个好友,荆轲赴秦而死,身被数创,死后还遭到车裂。狗屠也在王翦攻蓟时,做了一个英勇的匹夫,被乱箭射成筛子。

    如今,只剩下高渐离了。

    他像极了一只瞎眼的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他的同伴。

    但他没有茫然乱飞,因为他知道,射杀雁群的猎人,就在十步之外……

    恍惚间,秦始皇已用飨完毕,在下午开始办公之前,他想要先听会乐曲。

    ”陛下欲听何乐?“

    高渐离是个奏曲的好手,不论是十五国风,还是楚地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能弹奏出来,且有一种普通乐师没有的郁郁之气,这亦是皇帝舍不得杀他的原因。

    “心中有志,弹出的曲子才能有神。”

    不过,秦始皇身边,那个名叫赵高的中车府令,听完高渐离的奏曲后,却阴阳怪气地评价。

    现如今,那个人,亦在不远处,眼也不眨地盯着高渐离。

    但秦始皇的警惕心,已然放下。

    “你前些日子为朕弹过《清商》、《清徵》和《清角》,曲子虽好,却一首悲过一首,这些亡国之悲曲,朕不喜欢!“

    秦始皇尤记得,前日高渐离在二十步外,随着竹板起落,筑声像绵绵不断的细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诉。

    但他想听点欢快的,能与帝国蒸蒸日上,海内和平,四夷咸服相匹配的,但又不想要诗经里那些从小听到大,耳朵都要生出老茧的旧调子。

    所以秦始皇生出了一个想法。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商、周、鲁皆有颂,朕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扫,一海内,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岂能无颂?”

    于是,这颂曲便被命名为《秦颂》,过去半个月里,乐府官员们已殚精竭虑填好了词。试验过种种乐器后,秦始皇还是觉得,最符合秦颂威风八面,雄浑气魄的,唯有慷慨激昂的筑声!

    而世上击筑击得最好的,莫过于高渐离。

    秦始皇想要让昔日刺客的朋友,同时也是天下最好的乐师,亲手为自己谱写一篇新的颂曲!

    皇帝已不满足让普通黔首叩首,让束手就擒的六王咸服,他需要让昔日的反对者,也屈膝于自己的威势之下,让世人知道皇帝之德,皇帝之功。

    今日秦始皇让高渐离来,便是想听听,他新曲子编得如何了

    ”下臣编好了。“

    高渐离无神的瞎眼里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嘴角上翘:”待臣为陛下试奏。“

    一如之前几次一样,高渐离在侍从帮助下,将筑摆好,但还未奏乐,秦始皇便让他挪位。

    ”近前五步!“

    ……

    有一件事,除了太医夏无且外,其余人,哪怕是赵高和侍奉皇帝的嫔妃,统统都不知道。

    在上次西巡途中,秦始皇发现,或许是被车辚马萧声所扰,自己的左耳有些难以听清声音,总有回响,这亦是他派黑夫、李信为自己祷山川的缘由。

    回到咸阳宫后,状况没有恶化,却也没好转,秦始皇总是嫌乐声不够大,听不清晰,不断地让高渐离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

    皇帝的声音平静而自信,这已是高渐离第三次被准许挪近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