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二章 ·金兰娘子
    第五十二章·金兰娘子

    周家小楼里,除了一楼的孙家算是温饱有余小康不足外,便是教书的王夫子家里,也只勉强刚刚达到温饱线而已。至于二楼的女住户们,就只珑珠家里靠着她在王府的差事稍有富余,其他人家可都算得是一穷二白的。

    而自古以来,过年一事,其实就跟穷人家没什么关系。大年初一,珑珠回王府上差后,小楼里的人们便又开始各自忙起各自的营生来。且不说一楼东厢里刘老实和小儿子刘小杠是坊里的更夫,差事一天也不能落下;初二起,莫娘子的梳头生意就重新开了张。初三,刘大也去车行里把车马重新领了出来;初四起,竟是除了因正月里不兴动针线而停工的韩家,还有那因织坊尚未开工才闲在家里的李姐,连那做中人的宋老娘都重新跑起了营生。

    仁丰里到底不是那生活略富足一些的的康乐坊,此间的妇人们于年三十梳了头后,一般都会小心保护着各自的发型,直到发型散了,或者逢着什么需要脸面的大事,各家才会重新叫梳头娘子上门。所以,比起除夕那一拨的忙碌来,莫娘子于年后算得是比较清闲的,虽有几单生意,倒也不紧不忙。于是,她便趁着这几日里的空闲,悉心教导着阿愁有关梳头的知识。

    亏得阿愁不真是个孩子,领悟能力自是不同于人。且莫娘子还发现,只要她教过一遍的东西,阿愁不仅很快就能掌握,那做出来的东西,竟总比她做出来的,还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动——她自是不知道,和她比起来,阿愁可是多了一世的见识,多了根“金手指”的。虽然她教的东西老套,可经了阿愁的手,阿愁总于下意识里,运用着后世那些零头碎脑的知识给悄悄做了些改变,因此,才叫莫娘子觉得,“这孩子,天生就该是吃这碗饭的。”

    这句话,是初六那天,莫娘子给柳娘子梳头时,背着阿愁悄悄跟柳娘子感慨的。

    莫娘子于内室里跟柳娘子说着悄悄话时,被打发出去的阿愁则坐在楼梯的最顶端,看着那似猴儿般闲不住的柳家二郎柳青于楼梯扶手上滑上滑下。

    “阿愁啊阿愁,”柳青骑在那楼梯扶手上,一边念叨着阿愁的名字,一边抬头笑话着她道:“你这名字真没起好,怎么听怎么像‘阿丑’,难怪你长得丑了。”

    托着腮的阿愁忍不住就冲这柳二翻了个眼,道:“柳轻侯啊柳轻侯,你先生给你起了这‘轻侯’二字,是不是因为你在你先生眼里,就是只活猴儿,整天就没个坐得住的时候?”

    柳青一愣,忽地翻下楼梯,哈哈笑道:“这解释有趣。明儿我得把你这解释说给先生听去,准得叫先生气歪了鼻子。”却是跑到楼梯顶端,将阿愁往旁边挤了一挤,跟她并肩于楼梯上坐了,又伸着两条大长腿道:“我先生说,男儿该重才学轻封侯,这才给我挑了这两个字的。”

    人矮腿短的阿愁不由羡慕地看看柳青那两条几乎比她长出一半的腿,道:“可你过了年才十三啊,还没到行加冠礼的岁数,你先生这么急着给你起个字干嘛?”

    柳青叹着气道:“因为我先生不能教我了。”

    “诶?”阿愁一阵惊奇。因天天要跟着莫娘子来给柳娘子梳头,所以叫她跟柳青也早熟识了起来,于是她开着玩笑道:“怎么?你先生终于受不住你的淘气,这是不打算再教你了?”

    “哪儿啊!”柳青横她一眼,往那楼梯上一躺,郁闷道:“先生要去敦煌李将军的麾下做参军,以后都不做先生了,所以才提前给我赐了字下来。”

    顿了顿,他忽然爬起来,凑近阿愁耳旁小声道:“我跟你说个秘密,你别叫我阿嫂知道了。”不等阿愁有所表示,他又道:“其实我也想跟去呢。我先生说,我的拳脚功夫是他几个学生里最好的一个。可我若从了军,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