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章 ·醉翁之意
    第五十章·醉翁之意

    对于孩子来说,年蒸的乐趣其实并不在吃。

    几个孩子一人尝了一只包子后,那小李婶便止住二木头伸向第二只包子的手,笑道:“后面还多着呢,这会儿吃饱了,下面的你们还尝不尝了?我这里可是还做了纯肉馅的大包子呢。”

    二木头一听,立时便丢了手。

    莫娘子家里的年蒸结束后,接下来忙活的,是同样只有两个人的李姐家的年蒸。她家里依旧是量不大。

    那二十六郎李程原就是个淘气的,这会儿再凑上个活猴儿似的二木头,二人立时就是一阵臭味相投。他二人各揪着一团面,不知捏着什么四不像的东西时,二木头的堂姐,大木头孙楠则很是羡慕阿愁的巧手,便凑到阿愁跟前跟她虚心请教着怎么把包子捏得更好看。一旁长着一张秦川脸的周昌,也好奇地想学,却不想那王府的二十七郎君,似乎总看他不顺眼似的,竟是不着痕迹地就把他给挤到了一边。

    亏得因他出来久了,叫他阿娘打发了小丫鬟来寻他,周昌只得一步三回头地家去了。

    李穆看看他那留恋的背影,回头问着阿愁道:“那孩子是谁?”

    阿愁忍不住就横他一眼,笑道:“他叫周昌,是房东家的小郎。”又道,“那‘孩子’今年十一,该是比小郎你还大一岁呢。”

    李穆默了默,看着她道:“姓周?不是姓秦吗?”

    阿愁一惊,蓦然抬头看向他,“你为什么觉得他该姓秦?”

    她那吃惊的眼,落进李穆的眼里,不禁令他眸光一闪,装作惊讶道:“竟不是吗?那我大概是听错了。”

    他低下头,拿起一团面剂子,看似认真跟着学着怎么做包子,其实眼尾处一直在悄悄观察着阿愁。

    而阿愁,却因着他的这句话,显得很有些心不在焉。

    于是,李穆多少有些确定了,阿愁便是没有全部忆起前世,对“秦川”这个名字应该也是有所反应的。

    众人正一边说笑一边做着包子时,楼上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孙楠抬头往楼上看了一眼,忽地拿手肘轻碰了碰阿愁,又冲她呶了呶嘴。

    阿愁顺着她的眼往楼梯上看去,便只见,楼上韩家的两位姑娘,正娉娉婷婷地从楼梯上下来。

    只见那韩大姑娘韩枝儿的头上,正梳着个油光水滑的元宝髻,身上则是一件仍带着折痕的新粗绸大袄,抬手间,手腕上明晃晃地晃过一个铜镯子。她一边下着楼梯,一边对众人笑道:“虽然我家里已经做好了年蒸,不过且让我们姐妹也帮一帮忙吧。”

    阿愁不由就跟孙楠招弟等女孩儿们对了个眼。之前小李婶召集大家做年蒸时,那韩家大娘说的可是:她们家来自外地,家里没有做年蒸的习俗……

    那韩大姑娘打阿愁身边过去时,她身上那香得有些熏人的头油味儿,不由就叫阿愁抽了抽鼻子,抬眼间。又只见韩二姑娘正垂头跟在她姐姐的身后。

    和韩大姑娘相比,那韩二姑娘韩柳儿却是要比她姐姐收敛得多,头上只规规矩矩梳着两个垂髻。那黑油油的发髻垂在她雪白的小脸蛋旁,直衬得她那双乌黑的眼眸更显明眸善睐。

    小楼里的住户们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便是阿愁如今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出,那位韩二姑娘脸上施着一层极薄的粉。而和后世一样,这个时代里的人们普遍都认为,未到及笄年纪的女孩儿是不该涂脂抹粉的。于是,同样看出这痕迹的几个女孩儿间,不免一阵相互挤眉弄眼。

    昨儿阿愁被送回来时,对王府小郎们颇感好奇的女孩子们曾围着她一阵仔细打听。阿愁很能理解女孩们的这种好奇,所以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