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5章 你的命值不值一个闪现
深夜2点,楼里几乎没有人。

    两人把飞机藏好之后,就开始穿戴外骨骼动力机甲。他们没有选择穿戴全部部件——因为很多部件无法被幽灵战甲的隐身效果笼罩,一会儿还要半途找地方藏匿,不能带到特搜部大楼里。

    所以,他们只是把透明滑翔翼装好,还穿戴了涵道风扇飞行背包。

    收拾妥当之后,辛雨芽缜密地吩咐:

    “一会儿注意控制喷射功率和音量。按照200磅推力低速滑翔。暂时定高320米,接近到距离特搜部办公楼西墙600米的位置时,就关闭动力电机,以超静音滑翔模式,降落到240米高、第50层的桥架平台上。

    那里有一个可以供擦窗机升降的控制台和配套的电机机房。降落后把飞行背包和滑翔翼拆卸掉、放置在那里,然后我们再以纯隐身姿态,沿着检修升降机翻进电机机房。”

    特别搜查部的总部大楼,是一座类似双子塔结构的建筑,所以中间有一些联通南北两部分的架空横廊和凸出平台,也供检修层的设备安装堆放。

    周克并不质疑,他只是用自己头盔上自带的空气动力学模拟器,计算了一下风速风向和升力:

    “滑翔600米,高度落差余量80米,tan=0133,滑翔入射角大约是8°,嗯……目前的风速和升力可以满足,不过落地时的合速度会不会快了些?我怕会摔伤。”

    辛雨芽也算了一遍参数,反驳道:“不用,我们提前大仰角制动失速就好了。”

    两人说干就干,然后悄无声息地从ucsf楼顶无动力滑跃而出,图的就是防止飞行背包的电机声和风声吵到人,等水平划出去上百米远之后,才半空开机。

    然后慢慢盘旋、拉升、到达计算中的切入角度和初速度后,精准地关机,瞄准特搜部大楼第50层的挑空平台慢慢滑去。

    距离大楼还有30米水平距离的时候,两人的测距高度已经仅仅比目标层楼顶的高度高出两三米了。然而他们艺高人胆大地控制滑翔翼仰角增大15°,身体立刻开始失速,但高度却又陡然拔高了数米。

    最后,以接近45°的入射角,重新刚好坠落在目标层楼顶的玻璃天花板上。

    “砰~”地一声轻响,力度仅仅相当于一个人从二楼跳下来,钢化玻璃非常结实,没有任何异常。

    “你要是去旧时代当飞行员,‘能量机动理论’一定用得非常好。”周克调侃着赞了辛雨芽一句。

    所谓的“能量机动理论”,是美国人70年代越战时期,从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术动作训练中总结出来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教飞行员们要多学点儿物理,懂得如何更好地把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确保机体在战斗时,尽可能高的保持机械能总量。

    就像刚才周克和辛雨芽选择的滑翔路线,如果他们不调整最后的翼面仰角,那只会以更大的速度和力量直挺挺撞到玻璃墙面上,说不定还会撞死撞伤。

    因为按照一开始的滑行轨迹,他们到达大楼时,动能会过大,而高度却不足。

    而扩大翼面仰角的动作,其实就是在“把动能转化为更多的重力势能、也就是高度,储存起来”。

    哪怕是无动力飞行的滑翔翼,也是有可能在没有升力风的情况下,自己突然越飞越高的——代价就是以速度的突然下降,来换取高度。

    只不过,物理学得差的学渣,没法想象这种操作,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一头撞死在墙上。

    拯救世界的梦,不一定要学霸来完成,但至少不能是学渣。

    ……

    两人悄无声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