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九四章 大荒
最大的问题,大荒将至,希望可以熬过这一关!”

    “嗯?”

    大伙儿一愣,“大荒将至?”

    所有人心中都升起问号,“这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的,哪来的什么大荒?”

    “老九,你是不是搞错了啊?”

    吴启开口道:“今年各州官员述职的奏折我都看过,皆言是难得的好年景,怎么会有大荒?”

    只闻吴宁无奈道:“也正因如此,这场灾荒来的才更加凶猛!”

    接下来的日子,如吴宁所料,武承嗣最宠爱的背锅儿子就这么让吴长路给弄死了,他哪肯罢休?

    没过几天,武承嗣就真的派两万禁军,兵发湘西密林之地,去剿灭吴长路。

    而就在禁军到达之前,孟道爷前一步到了都老峰。

    可是,让道爷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扑了个空。

    不光是都老峰上的山寨,就连同峰下的苗寨,也早已经人去山空。

    对此,孟道爷却是没有过多的忧虑。

    想来,吴长路料到武承嗣会报复,杀了武延秀后,就带着众人,弃寨而走了。

    至于去了哪儿不重要,只要人活着,长路镖局不怕找不出来。

    而另一边,吴宁所谓的“大荒”,也终于露出了端倪。

    而这一露不要紧,可谓是石破天惊、倒海倾天之势,差一点就把大周朝的昌隆世道毁了个干干净净。

    按说,大周朝近几年可谓是风调雨顺,长江、黄河更是温顺无灾,是不可能出现什么大荒的。

    可是,正如吴宁所担心的,大荒之年真的来了。

    八月,也就是吴老十刚刚看清自己是谁还没过几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长安八水槽监便上报了一个噩耗。

    那就是,近三月来,行船槽税的数额竟锐减了近半之多。

    这可把监国太子武承嗣吓了个半死。

    要知道,槽运之收虽然占朝廷财政的比重不大,但是却有着预测长安民生的作用。

    说的时髦点,长安是一个属于需要外部输血的超大型城市。之前也说过,靠长安本地自有的生态循环,是养活不了这个近两百万人口的巨无霸的。

    无论是粮米、盐茶,还是民生百货,那都得靠外来供给。

    而这些民生必需品进入长安的主要运输渠道,就是漕运。

    那么,漕税减半说明什么?

    说明:近三个月内,向长安供给的外部给养,少了将近一半。

    这还了得?

    都不用到坊间去走访,武承嗣就知道,长安要出大问题。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这三个月来,随着外部供给的骤减,城内各家商铺已陆续出现了货物短缺。

    有些小一点的商铺,甚至因为无货可卖,只得关门闭店。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

    短短三个月,长安城内的物价已经上涨了近五成。如果不加以遏制,未来物价还会更加快速上涨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武承嗣哪能不惊出一身冷汗?急招各部首官商量对策。

    为稳定长安民心,朝廷急令各州商户向长安加运货物,以解长安物资短缺之急。

    可是,已经晚了。

    令是下去了,却不见效果,往长安运送货物的商船不但没见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

    要知道,长安可是生活着近二百万的人口,消耗有多惊人,可想而知。

    这近一个月没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