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修行之路上是不能随意感叹的
    “少爷,怎么样?”刚刚走出书院正门,陈浮生就看到陈安迎了上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相信应该是十拿九稳的。”看着一脸期待的老管家,陈浮生点头回应。 “那就好,那就好。老爷夫人泉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们回去就去拜祭他们,告诉他们这个消息。”陈安老泪纵横,一脸开心。 “算了,这毕竟还没有定下来,而且就算拜了文先生为师,也没什么。还是等我不是白身的时候再好好庆祝吧。”陈浮生将陈安拦了下来。 “说的也是,反正以少爷的才智,这一天也不会太远。”陈安有些失望,又迅速恢复过来。 “好了,离成绩正式宣布还有几天的成绩,我们不妨下去看看咱们陈家的产业。回来之后,一直忙着读书,我还没有好好转过呢。” “不错,少爷迟早是要执掌这些家业的,早知道一些也好。不过今天已经结束了,少爷还是先去这锦城的别院好好休息一晚吧。”陈安对此但是颇为赞同,接连点头。 深夜,锦江书院一处开阔清明的房间之中,点着十数枝蜡烛,将房间照耀的如同白昼。夫子们正在围在一起批阅下午的试卷。其中有白发苍苍,悠哉悠哉地一手捧着茶一手落墨评分的老先生,还有身材挺拔如白杨,眉目坚毅的中年儒生,每一个都是气度不凡,堪称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最吸引人的无疑还是那个俯在桌前专心批阅的先生。 原因无他,只因他就是文洞明。 一个老夫子放下一份刚刚批阅的试卷,开口笑道:“我蜀地这些年来文脉昌盛果然不是虚言,这九道题是我们合力所出,然而基本上每个人都能答出至少两道,三四道的也超过一半,六七道的也有着十分之一,居然还有那么几个居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问题,当真难得。” “不错,这可比我们许多人当年都要厉害,不过这也和洞明这朵青莲有关。换了我们可引不来这么多人。”一个中年夫子含笑回应。 文洞明,号青莲。 “对了,洞明,这些学生当中你最看好哪个人,是你们文家的克己还是苏家的苏过?”老夫子倚仗着资格老,开口问道。 “怎么不说那个眉山的陈浮生,他可是最先一个答完所有问题的学生。”监考陈浮生考场的夫子不满意地说道。 “他最先答完,但恐怕未必比得上上面那两个人,毕竟他父亲走的早,也没听说过他拜哪个名家为师,就算经义能够硬背下来,但恐怕见识不足。”另一个中年夫子,摇摇头表示不赞同。 身处中心的文洞明不发一言,等到众人声音平息才缓缓开口:“单以论言,此人当属第一。” “大家还没有阅完,你就敢如此断言看来这个考生确实有不凡之处。”众人兴趣一下子提了上来,在枯燥的批阅工程中能够看到一篇理足气清的好文章无疑赏心悦目。 接过试卷一看署名,正是眉山青神陈浮生。 大家都是识货的,传阅几手,就大致明白了过来。 “据说这个陈浮生在家苦读十年果然不是虚言,看他的文章,旁征博引,三教儒释道都有涉及,但是略有松泛,果然没有缺乏名师教导。” “话也不能这样说,你看他的文章,沉稳之中,隐含活泼,隐隐有着己见,如果有了老师,说不定反而就会局限了他的思想。能够在如此年纪就发出自己的见解,果然不凡。”一个老夫子用手指轻轻捏着试卷边缘,笑意吟吟地看向文洞明,“想必洞明也是看出了这点,才会如此推崇这篇文章吧。” “不错,”文洞明没有否认,“我真正形成完善的自我认识,是在我结束七年游历的时候,他虽然比不上那时候的我,但他毕竟还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单纯来说,这一点上我比不上他。” 众人默然,文洞明是何等人物,他都坦诚在某方面比不上陈浮生,虽然是他自谦之言,但也足以看出陈浮生的天资才情。 “百年之前,我蜀中有三苏,如今我们又接连出现了洞明和陈浮生这等人才,看来我蜀学当兴啊!“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年儒生感慨起来。 当然关于锦江书院和文洞明对于自己的高评价陈浮生一点都不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