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32章 这!就是大师(下)
    歌剧是西方文化中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597年意大利第一部歌剧诞生,至今已是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受众一直颇为铁杆、坚挺。 十月三十日这天,巴黎歌剧院表演歌剧的是当代着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他有着号称古典轻歌剧最激动人心的嗓音,合作过的音乐大家也是难以计数。 这一天,他在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之后对于后面那位加塞进来的华夏演员也十分好奇,之前他曾经和华夏的歌唱家宋祖英有过合作,但对于演员行业不曾有过什么接触。 戛纳影帝、奥斯卡影帝当然是挺有名的,尤其是阿甘还是第一位华夏的奥斯卡影帝,可是再有水平、再有名,那也是演员啊。 听说演而优则导,可是没听说过演而优则来巴黎歌剧院的啊。 只能说,金钱果然是万恶之源么。 安德烈坐在了观众席的第二排,冲着周围观众点头致意,同时也听到了一些其他观众的声音。 “为什么会是东方甘的上场?今天不应该是安德烈专场么?” “也许只是重名,应该是一名来自华夏的歌唱家。” “华夏人起英文名只认识‘甘’么,为什么还有重名?” 低声又零碎的讨论声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戛然而止,来自东方华夏的戏剧团登场了。 安德烈一瞬间变得极为专注,他以前只是听说过这种东方戏剧,没想到现在居然是要在自己的专场上欣赏这么一出表演。 一声锣响,两声吆喊,一行九人登上舞台。 安德烈定睛看去,目光放在了中间那位明显是主角的表演者上面,他的服饰道具明显和周围八人有所不同。 既优雅,也隆重。 既明丽,也婉约。 头上戴着的是王冠么?身上的铠甲看着很是英武,腰后挂着的应该是两把长剑。 安德烈这个距离几乎不用抬头去看映射的大屏幕就可以直接看到舞台上那位演员的表情和妆容,他心里提起了一些兴趣——因为这种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色彩。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舞台上的演员开口,安德烈听不懂中文,只是细细去品其中的感情色彩和戏剧腔调。 作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男高音,安德系并不只是在这一项上面有所建树,他是对于不同的发音方式都有所涉猎的,此刻听着舞台上的声音,他下意识的动了动嗓子,试图模拟这种腔调。 很快,他反应过来,收起这种不礼貌的行为,神情之间却是更为专注了。 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现在这种从舞台演员口中发出的声音迅速让安德烈意识到,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有其独特的魅力。 不过相比舞台下的思考,甘敬在舞台之上可以说是全神贯注了,他连眼神余光都不曾往台下扫过一眼,影帝级别的演技状态让他化身为垓下的虞姬,大师级别的京剧水平让他的情绪和声音愈发圆融完美。 西方歌剧中有咏叹调和宣叙调,台下观众刚刚欣赏过安德烈的精彩表演,现在甘敬口中的则是东方戏剧体系中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前者是圆音厚重,后者是明亮婉转。 前者是整体共鸣,后者是头腔共鸣。 前者是以腔行字,后者是以字行腔。 东西方艺术表达方式的异同在前后两位艺术大师的表演下清晰无误的展现在在场观众的面前,他们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得懂意大利语,也不是所有人都听不懂华夏中文。 甘敬在演出到一半的时候心中忽然前所未有的清醒,稍有分心之下有意展开了一波炫技。 感情浓烈的念白,清脆激越的唱腔,这些都是可以在不懂字句含义情况下能被观众所感知的——这就像是华夏观众听到同样水平的英文对白,即便听不懂,也会不明觉厉。 不明觉厉的重点是后面一个“厉”。 台上这个表演虽然听不懂,但似乎真的很是厉害的样子。 台上这个语言虽然理解不了,但是这个演员的音色真的很棒啊。 等到了舞剑环节,一大群观众更是一脸懵逼的看着台上这位演员的表演,他们见到的是一位有着华夏武戏加成的京剧大师。 时间流逝,到了的末尾部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