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四十五章 电影人
    毫无疑问,卡梅隆这部阿凡达会掀起拍摄3电影的热潮。 27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180多亿。 真的是太过厉害。 “你觉得我电影拍的怎么样?”徐克又问。 “当然很好啊。”甘敬是真这么认为的,并不是在恭维,他猜想徐导是不是要这样来安抚自己了你觉得我电影拍的好,那还不乖乖听话? 然而对话并没像他想象的那样继续,徐克并没有拿出自己的资历来压甘敬,即便这是很容易的做法。 徐克沉默了一会:“电影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一直在努力。” 这句话有点无头无脑,而以徐克的身份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用努力这个标签来展示自己。 甘敬正在琢磨的时候,就见徐克从怀里拿出了一沓文稿。 “你看看。” 好奇接过,甘敬翻开瞧了瞧,发现面用铅笔描绘了很多人物画面,细细一看,似乎正是龙门飞甲里的人物和场景。 “这……这是分镜?你画的?”甘敬很诧异。 分镜是在实际拍摄前,以图表的方式来说明影像的构成,是对拍摄的分解和预设。 甘敬之前在拍戏的时候也见过这些东西,但是是在美术指导和场景设计师那里看到的。 他翻开这些文稿,没听见徐导的回答便认真研究了下这些分镜图,发现画的相当专业,连面部表情都很到位。 “这是导演画的吗?”甘敬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徐克点点头,缓缓说道:“我习惯自己来画这些,基本每部戏前都会画。”他忽然笑了笑,带了点孩子似的得意,“我给你看,是想告诉你,我刚才说的话是认真的。我真的很努力。” 看着手里栩栩如生的分镜图,甘敬怔然。 徐克任由他看,停住脚步接着说道:“时代在进步,电影在发展,我也在努力的跟脚步。未来电影的趋势在哪里?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就是3。” “所以我要拍龙门飞甲,我要跟着学习。好莱坞已经很强大了,如果我或者说我们跟不脚步,那华夏电影的未来在哪呢?还怎么崛起呢?” “你知道看3电影是需要聚焦的吧?人眼聚焦的速度很慢,要有个12秒的间隔才会有距离感,所以在拍3的时候不能频繁的切镜头或者快速转换距离。” 徐克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又带了一丝刚才孩子似的得意说道:“这是我新学到的。” 甘敬的目光已经从分镜图移开,看着导演的表情,心中慢慢有了敬意之前也有对于一名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大导演的敬意,但现在的截然不同。 “这是我的第一部3片子,我需要学习,需要琢磨这个趋势的应用,只有这样,以后才能不落伍于时代,才能不至于在好莱坞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徐克眺望远方,“但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片子有毁有誉,这个我能接受,这是我尝试所要付出的代价。” “可电影不能太亏钱,如果亏的太多了……”徐克扭头去看甘敬,“那以后就没人找我来拍电影了。那就太可惜了,对不对?”这句话里有惊艳的自负。 甘敬已经明白了徐克的意思。 他要学习,要跟时代,这需要代价,需要妥协妥协之处在于,影片里需要有带来流量的人,需要有粉丝经济的带动,这是对于票房的兜底。 好片子不会赔钱,烂片有了明星也很有可能不会赔钱。 所以面对资方的压力,徐克未必就喜欢用一些演员,可还是要用。 他是大导演,但对于资本也会有必须妥协的空间。 尽管这样,仍然不负是一名真正的电影人走在前面,并且不畏于走在前面。 两人沉默了一会,徐克接过甘敬默默递过来的分镜文稿,塞进怀里,问道:“你在好莱坞的目标是什么?” 甘敬有些懵懂,他已经拍了好几部片子了,可突然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还是有些愣。 过了会,他才答道:“我想让自己成为最受关注的那个人。”随即他补了句自己的,“而且拍电影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做有意思的事情挺好。黄皮肤在国外比较弱势,能从这样的局面里突围而出,也很有意思。站在舞台被其他国人注意,给他们激励,还是很有意思。” 甘敬活在一个有意思的目的里,人生就是对世界意思意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