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62章 借尸还魂
    80年代南方某小镇 这天的雨下得特别大,张小天给在田里的父母送饭,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这场暴雨。道路两边只有树,没有供他躲雨的地方。张小天只好尽量走到边上,靠着树叶给他勉强挡掉一些雨水。很快,衣服就湿透了,而雨下得更大了。 他记得前面不远处,有个旧义庄,那里已经丢空很久了。打从张小天记事起,义庄是存在过那么一段时间。用他父亲的话说,义庄比村里每一个人都老。张小天以前不知道义庄是干嘛用的,直到有一天,他路过义庄,看到有人把棺材往里面抬的时候,他才知道义庄是暂时存放死人的地方。 以前看义庄的老头叫做老牛,是半个风水先生。村里的人有什么命理疑问,或者求姻缘,都会找到老牛。张小天记得他那高突的颅骨,还有从来不长头发的头顶。 老牛的精神相当好,走路有劲。张小天见过他吵架,那气不是一般的足,连年轻人的声音都被他完全盖过。有一年,村里不知怎么的,突然爆发一种流行病,老牛就是感染者之一。 自那以后,尽管老牛已经痊愈了,但看上去,已经没有生病前的那种神采奕奕。他走路驼背,拿东西的时候手也抖得厉害。 张小天依稀记得那场流行病的爆发,村里许多人都病倒,有些人病发后,连一个晚上都熬不住。村医束手无策。张小天记得,当时村里简直像个人间炼狱,到处都是咳嗽声,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声。小镇像一夜荒凉了许多,后来不得已,镇上只能向市里求助。 那时,市里面来了好多人,有军队,有医生护士。张小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群穿着白色全封闭衣服,脸上戴着面罩的人,他们是第一群来到镇上的人。张小天每天都坐在门口看着他们,希望能从面罩上的两个镜片,看到里面的人长的是什么模样。 那一次流行病爆发,人人自危,军队下令,有问题的全部进行隔离。万幸的是,张小天一家人都没有感染,可是每天一早仍得坚守检查。大家都呆在各自家里,不得出门,更别指望到田里干活。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还有方方面面吃的穿的全是市里面提供。 之后到了冬天,病情终于控制住了。张小天看到,医生护士逐日减少,接着是戴面罩的人,最后才是军队。张小天看着他们离去,心中突然有种想法,以后长大了,也要去参军,帮助像他们这种穷迫的人群。 张小天加快步伐,他记得义庄就在前面不远处,路分岔成两条,一条通往小镇,一条通往义庄。回到镇里,大概要走十多分钟,而义庄,就在前面三分钟的地方。他必须先去躲雨,要不回到,就感冒了。 已经荒废了好些年的义庄,看起来并没有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它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稳固。来到义庄门前,张小天用手撩拨自己的头发,甩掉头发上的水。头发全湿透了,像刚洗过头似的。挂在门前的两个旧灯笼,在风雨中疯狂的摇,像两个玩嗨的小鬼。 张小天透过大门,朝义庄里面看了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火堆,有人在生火。他寻思要不要进去借火烤一烤,好把身上的衣服烤干。不然衣服湿透的他,很容易着凉感冒。 他又看了看天色,试图找到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眼见天色仍旧灰暗,且乌云在上空越来越多,雨仍旧没有要停息的感觉。最终,张小天还是决定,到里面烤烤火。 义庄丢空后的两年,并没有村民踏足此地。村里的人嘴上都不说,可是,大家都知道,存放过死人的地方,对活人而言,是非常霉气。没有人会主动到此处,沾惹霉气。 这两年由于天气变得特别热,才陆续有几个大胆的村民,在午休时间,跑到义庄里面乘凉。好几次路过的村民,都能听到里面传出谈笑风生的声音。渐渐的,路过的人都觉得走回镇上太远,睡醒后还要费劲的走过来,索性就凑合着,到义庄里面休息。 自那以后,才逐渐有更多的人,趁着农忙之际,到里面好好的打个屯,或者抽支烟,让劳累的身心得到放松。不过对比起庞大的农忙人群,敢到义庄里面休息的,还是少数。 张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