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68章 第 168 章

    裴惊蛰:“成交!”

    似怕秦妙语反悔,他还主动抱着包袱往里走,回头催促。

    “郎君一定等你等急了,我们快走吧!”

    秦妙语嘴角抽搐:……

    ……

    正月十五,未时。

    午后阳光甚好。

    但凤霄的心情不怎么好。

    他正在想李穆和刘昉的死。

    从宫里出来之后,他就顺道去了刑部,把卷宗要过来,又顺道在去李、刘两家的途中将卷宗看完。

    老李毕竟七十好几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他死前发狂自裁行径古怪,但至今李穆头七也过了,李家人反应尚算平静。

    他们对凤霄道,李穆去世当日很正常,虽已致仕,但每天依旧养成读书写字的习惯,饭后还与小辈聊天,说今年上元灯节也想去看灯,谁知夜深人静之后,就突然发狂。

    仵作已经验过,没有中毒,而且当日李家人吃的是一样的饭菜,如果中毒的话,一整座申国公府早就被毒倒了。

    至于刘昉的死,反倒不那么猎奇了。

    因为在他自缢之前,就曾被叫入宫训斥过。

    其时他支持杨坚篡位建朝,谋得从龙之功,新朝之后却未得重权,只得高位闲职,心中很是不平。

    从宫里回来之后,一整日都郁郁寡欢,不爱说话。

    至当夜,他将家人遣散,一人留在书房,说要静思己过,连仆从也都打发走。

    结果半夜忠仆发觉不对,进屋察看,刘昉早已吊在横梁上,尸体都凉了。

    李穆的死毫无预兆。

    刘昉的死有动机。

    但就是那么巧,两人先后都死在正月里,相隔没几天。

    再加上京城里流传的歌谣,和皇后的病,不能不让人多想。

    就是寻常百姓,也会忍不住越想越歪。

    凤霄其实还问到了不少细节,甚至已经想到了一些眉目。

    随之而来的疑惑也越多,

    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姓崔的,能跟上他聪明活跃的脑子。

    但他没等到崔不去,只等回秦妙语和裴惊蛰。

    二人近前行礼。

    凤霄一脸“你最好能给我个合理解释否则后果自负”的高深莫测。

    秦妙语神色郑重,丝毫看不出先前在后门的古灵精怪。

    “回禀二府主,崔尊使身有要事,不肯与我过来,但他说他知道您想问什么,让您盯着郑译。”

    郑译?

    凤霄挑眉,注意力果然被这个名字引走。

    此人是前朝旧臣,同样也是本朝重臣。

    隋朝新建之后,杨坚除了对宇文家赶尽杀绝之外,对前朝旧臣并无太多株连。

    也就是说,只要你安安分分办差,不惹是生非,不折腾幺蛾子,你就可以继续当官。

    像李穆、刘昉这样的人,朝廷里还有许多,为何偏偏是李、刘死了?

    因为他们和郑译一样,不仅是前朝旧臣,还曾旗帜鲜明拥护杨坚登基,刘昉、郑译二人甚至干过矫诏的事。

    此三人,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

    他们的死,不仅能对隋帝造成冲击,更能让人觉得杨坚并非真命天子。

    其他人则没有这个效果。

    凤霄想到了崔不去。

    当时崔不去已经在独孤皇后身边充任谋士。

    他对帝后的影响,必然比刘、郑、李三人更大。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