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7章 第 47 章
二天睡足了醒来,又听琼树说,也不知道出了何事,紫云观里的人,昨晚连夜,全都被长公主下令给赶走了,一个也不留。

    洛神的心情,愈发轻松了。

    她已经可以断定,昨日那事,必是那个老虔婆自作聪明以为自己母亲长久寂寞,才安排了那样一出。

    母亲的反应,令洛神彻底松了口气,心底里,既庆幸,又感激。

    母亲虽然脾性古怪了些,做事有时连自己也很是不喜,但在这种事情上,完全配得上她高贵的身份。

    朱霁月之流,虽也名为贵女王妃,所行之事,才是真的叫人瞧不起。

    既然李穆已经无事了,母亲又执意不肯让自己回,也不必为了这个再和她另起不快。

    往后到底如何,一切,等李穆回来了再说也是不迟。

    洛神自此便安心留了下来,每日里读书写字,闷了去江畔走走,眺望江景,或是投喂江鹭,日子过得很是平静,一转眼,离岁暮也没几日了。

    这一天,整个建康城的民众,都放下了家中原本忙碌着的除旧迎新之事,争相来到街上。

    那条从城池东门一直通往皇宫的路,从头到尾,两旁更是挤满了人。

    站在城门向下望去,长长一条街上,乌鸦鸦一片,全是攒动的人头。

    李穆以区区六千人,大败袁节,不但助巴国复国,令巴人感恩戴德,还替大虞夺回了北方的梁州,这一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

    在江南民众绘声绘色的描述里,不过一夕之间,李穆便成了战神的传奇,南朝人的骄傲。

    都说今日他将抵京。皇帝为彰显对他的嘉奖,不但破格允许他骑马入城,还允他带着原宿卫营的将士一道入城,接受来自沿途民众的迎入。

    日头渐渐升高。巳时许,城外那条驿道之上,由远及近,渐渐行来了一支人马,待近了些,奉命来此相迎的冯卫,在城头看到最前几面迎风招展的将旗之下,骑马行来一人,正是李穆,急忙下了城门,亲自迎上。

    一番寒暄,冯卫代皇帝传达了慰恩,随即笑容满面地引着一行人入城,去往台城。

    李穆领着身后军容整齐的士兵,入了建康。

    民众看见一个目光炯炯的青年将军高坐于马背,着凛威战甲,英姿过人,身后的士兵,步伐整齐,盔甲鲜亮,肩上矛槊的锋芒,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有光,端的是军容威武,抖擞无比,情不自禁,发出阵阵的欢呼之声。

    李协统领宿卫营多年,这回稀里糊涂被派去打这种仗,原本以为必死无疑,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不但活了下来,竟还能载誉而归。

    这样的荣耀和待遇,简直是他此前做梦也不曾想到过的。

    他情不自禁,将目光投向前头那个马背上的背影,目光里充满了崇敬,昂首挺胸,领着自己身后的士兵,阔步入城。

    队伍在一路的欢呼声中,抵达了台城。

    李穆下马,入大司马门,最后来到了建康宫,迈上丹陛,走向当今皇帝御天下,议国事的那座金銮殿。

    兴平帝着天子冠冕,端坐上位,两旁分列文武大臣。

    他的双目发亮,颧骨透出一缕病态般的不正常红色,目光透过冠前垂落的冕旒,紧紧地望着李穆入殿。

    大殿里站满了人,却静悄悄不闻半点声响,只有李穆领着李协等人入内,迈步之时发出的脚步之声。

    他的步伐声清晰而稳健。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之下,他神色平静,双目望着前方,行到了御座之前,向皇帝行叩见之礼。

    兴平帝已经很久没像今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