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章 占卜(第二更求推荐票)
大声嚷嚷,招呼着行色匆匆的路人们,这里面,有的会停下来,仔细比较购买,有的则不耐烦挥手,因为今天的工作还没有着落。 周明瑞闻着恶臭和香味此起彼伏的空气,左手牢牢握着枪把,攥紧纸币,右手则按住圆边毡帽,略微弯腰,低头穿过这片纷闹的街道。 人多的地方就有小偷,尤其这街区有不少半失业做临时工作的贫民和被人驱使的饥饿孩童。 一路前行,当周围人群密度恢复正常后,周明瑞重新挺直腰背,抬高脑袋,看向街头。 那里有位流浪的手风琴乐师在演奏,旋律时而悠扬,时而热烈。 在他的旁边,围了不少衣着褴褛,面色因营养不良而蜡黄的孩子们。 他们听着音乐,跟着节拍,按照本能扭动着身体,跳着自创的舞蹈,脸上充满了快乐,就像自己是个小王子,是个小天使。 一位表情麻木的妇女经过,裙摆肮脏,肌肤黯淡。 她的眼神木讷而呆滞,只有看向那群小孩时,才有些微光芒闪过,似乎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周明瑞超过了她,拐向另一条街道,停在“斯林面包房”前。 面包房的店主是位七十来岁的老奶奶,叫做温蒂斯林,头发已经全部灰白,脸上总是洋溢温和的笑容,自克莱恩有记忆开始,她就在这里卖面包和糕点了。 嗯,她自己烘焙的廷根饼、柠檬蛋糕非常好吃……周明瑞吞了口唾沫,微笑道: “斯林太太,8磅黑麦面包。” “哦,小克莱恩,班森呢,还没回来?”温蒂笑眯眯问道。 “还有几天。”周明瑞含糊回答。 温蒂一边夹取着黑麦面包,一边感叹道: “他真是个勤奋的好小伙,会有个好妻子的。” 说到这里,她嘴角上扬,略显顽皮地笑道: “现在好了,你已经毕业了,我们的霍伊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嗯,你很快就能赚到钱,你们不应该住现在这样的公寓,至少得有个属于自己的盥洗室。” “斯林太太,您今天真像个年轻又活泼的女士。”周明瑞只能干笑回应。 如果克莱恩能顺利通过面试,成为廷根大学的讲师,那整个家庭确实将直接奔向小康! 在他的记忆碎片里,甚至幻想过租一套偏郊区的独栋房屋,楼上五六个房间,两个盥洗室,一个大阳台,楼下两个房间,一个餐厅,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盥洗室,一个地下储藏室。 这不是奢望,廷根大学哪怕实习期的讲师,周薪也能有2金镑,转正后是3金镑10苏勒,要知道,克莱恩的哥哥班森,工作了好些年,周薪也才1镑10苏勒,工厂的普通工人甚至不到1镑或刚出头一点,而那样一座独栋房屋的租金19苏勒到1镑18苏勒不等。 “这就是月入三四千和月入一万四五的差别……”周明瑞暗自嘀咕了一句。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能通过廷根大学或贝克兰德大学的面试。 至于别的途径,没有背景的人无法得到推荐,成为公职人员,而学历史的,就业范围更是狭窄,贵族或银行家、工业大亨的私人顾问需求并不算多。 考虑到克莱恩掌握的知识也变成了“碎片”,不够完整,很多残缺,周明瑞对斯林太太的期许就满是尴尬和心虚。 “不,我一直都是这么年轻。”温蒂幽默回答。 说话间,她将称量好的十六条黑麦面包装入了周明瑞自带的深棕色大纸袋,一摊右手道: “9便士。” 每条黑麦面包的重量在05磅左右,而偏差不可避免。 “9便士,前两天不是要11便士吗?”周明瑞下意识问道。 上上个月更是要15便士。 “你要感谢《谷物法案》的废除,感谢那些游行的人。”温蒂双手摊开笑道。 周明瑞似懂非懂地点头,克莱恩对此的记忆有些残缺,只记得《谷物法案》的核心是保护本国农产品的价格,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前,不进口源于南方费内波特、马锡、伦堡等国的粮食谷物。 为什么有人要游行反对它? 没有多说,周明瑞怕带出左轮手枪,只能小心翼翼地掏纸币,取出其中一张,递给了斯林太太。 找回三个铜便士,塞入裤袋后,他提着装面包的纸袋,往隔了一条街的“莴苣与肉类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