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五章 大儒之死
    忠武候世子已经被禁军带到皇室第四天了,四位皇子、一位公主陷入沉睡,令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这一日上朝,朝廷上每一个人都见到人皇陛下脸色阴沉的像是要滴出水来,众臣更加的胆战心惊,几乎都没有人敢上奏禀报事宜。 一整天的时间熬下来,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到了下朝之时,所有人都忙不迭的赶回家中。大部分人几乎都不敢随便与人来往。这几日皇室遭逢大变,人皇心情震怒,正是多事之秋。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谨言慎行。否则一旦说错了什么话办错了什么事,那就是一场大祸。 夜色浓郁,到了子时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正直深夜,吏部御史大夫赵瑞海府邸的书房之内,依旧亮着明亮的灯火。 这位御史大夫今年已经临近古稀之年,是整个吏部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官员。他为人清正廉明,对于职权之内的大小事物,事必躬亲,。一切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因此极得吏部众臣尊敬。 甚至于有时候,那三位吏部侍郎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也会来请教这位赵老,让他来拿个主意。其名声之盛,可见一斑。 此时这位御史大夫在灯光下,刷刷刷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张卷宗的字,上上下下细细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差错了,才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却是不自觉的叹息了一下。 经过了那忠武候世子一闹,整个朝堂人人自危,人皇更是心中怒极。乃至于上朝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几个人敢出来商议政事,唯恐说错了一句话惹的人皇大怒。以至于这几天各部公案堆积如山,都有些让人忙不过来了。 而赵老忙了这么久,却是为了一件事情。前两日刑部侍郎孙虔城突然亲自来到吏部,讲述了一件渝州陈阳城的一个县城内,满门十三口被人灭门的血案。此案关乎甚大,不仅仅是人命关天,里面还牵扯到官官相护、贪污腐化的事情。 赵老一向为官清廉,见到这么惊人的案子顿时间第一时间就接手过来。这两也上奏了几次。只是无奈吏部尚书以及三位侍郎都言称朝廷局势紧张,此时不宜将如此血案启奏陛下。 以吏部众位大臣的眼力,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件案子背后牵扯的可不是一个县令一个城主的事情,这种地方之间官官相护的事情,一扯就是一窝,扯到最后,还不知道会牵扯出什么样的人物出来。 现在朝廷已经够乱的了,人皇陛下也已经够闹心了,要是让他知道了这么一件血案,震怒之下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好。所以暂缓几天,还是先拿几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对付一下也就是了。 做臣子的,为陛下分忧,不就应该多多考虑这些吗? 只是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又岂能迟缓?赵老一生为官清廉,一想到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就敢灭人满门,还拿得起百万两银子上下打点,逍遥法外,就令这位为朝廷操劳一辈子的老人寝食难安。他第一时间就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先发布公文,先把那县令革职,随后连同刑部,叫人将其押解在牢,等候发落。 所幸对这件事情上心的不只是他一个人,那刑部侍郎孙虔城倒是个真正的雷厉风行之人。向吏部户部打过招呼之后,居然就派人备了衣物干粮,然后乘坐工部特制的飞空艇亲自赶往渝州陈阳城,去办理这件案子。 以这位刑部侍郎雷厉风行的性格来看,只怕要不了几天,就要会同吏部户部三堂会审,好好的把这件血案以及背后的隐情给查个水落石出。因此赵老忙活了一夜,将这件案子目前查明的情况封做卷宗。 不管在什么时候,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在其位谋其政,乃是臣子的本分。忙活到半夜,赵老虽然感觉有些疲累,不过心里却是很满足的。 四下看了看,赵府里一片寂静,那些伺候的丫头仆从们也都已经挨不住困顿去睡下了。赵老想了一下,也不想把他们再叫醒,便起身打算直接回房休息。刚要坐起来,他神色一动,又重新坐了下去。 “来者是客,何必遮遮掩掩的?下来吧。” 赵海瑞目光沉静,他修习文道一辈子,身为朝廷大儒,一方名宿,又到了古稀之年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