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章 尘埃落定
    106室六兄弟的宿舍每学年换一次,步步升高,大二升到206室,大三升到306室,大四升到顶层406室。 406室的六兄弟除了文之外都是yy大学响当当的名人了,文只是在女生中很有市场,还是大一住在106室的时候。和若风到一起以后,文基本上就退隐江湖销声匿迹了。诗社后来在若风的管理下,变成xx届中文系女生诗歌爱好者协会,106室的五兄弟都有了女朋友也很少去捧场了,诗社的其他男会员也都自觉的消失了,诗社只剩下和若风形影不离的文这个名义社长是个男生了。 yy大学出版社在文大四的时候主动要求为诗社出两本诗集,若风精选了几年来诗社收录的诗,觉得能拿出手的不丢诗社脸的还是文这几年创作的100多少首诗,举贤不避亲,何况文还是诗社的社长兼主编。若风把文的100多首诗分别收录到《情风》和《太阳雨》这两本诗集中,作者写上了周文的大名。 文和若风毕业后,诗社被中文系接手了变成系里的月刊,但很少有人捧场,因为过去诗社的两本诗集《情风》和《太阳雨》写的太蛊惑人心了,年轻的女孩拿起来就爱不释手,成为文忠实的粉丝,跟文那没有人间俗气的纯美的诗文相比,中文系现在的诗刊在喜好文学的纯情女孩心中就是垃圾。若风就是文一辈子的粉丝,这就是文创作的诗的魅力。 最后一个学期,若风带文回自己家的次数明显增加了,她开始为自己和文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了。 若风的心情是极好的,因为她已经解开了自己最大的一个心结,就是文父母会不会同意自己和文在一起? 大学四年最后一个寒假,若风主动要求和文一起回家,去见见自己未来的公婆,若风知道自己再害羞也得过这一关。 火车上两个人默默的拥坐在一起,文的脸轻柔在若风的额头上摩擦着,左手紧紧的圈住若风柔软纤细的腰,好像要把她拥入自己的心里。若风凝视着窗外那一片陌生的冰雪世界,心里却是暖融融的,马上就要到自己的爱人文的家乡了,马上就要见到文的父母了,可若风并没有媳妇见公婆的紧张,她的心情很平静,他无比的信任文,文说他的父母会尊重他们的选择的。 文的父母是中国千千万万朴实善良的中国工人的代表,他们的辛劳奉献让若风和文一样深有体会,那个时代供出一个名牌大学生是很不容易的。 文的母亲给第一次来家的漂亮又端庄的未来媳妇若风做了一桌地地道道的东北家常菜,排骨炖芸豆、鲅鱼炖豆腐、肉炒蒜台、尖椒土豆丝……文的父母和他们给若风做的东北菜一样实在和厚道,他们主动提出文不要回家乡工作了,就和若风一起留在s市,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生活,他们就放心了,只要逢年过节回来看看就行了,不要总惦记他们,他们会照顾好自己,何况不是还有你们的妹妹留在身边呢吗? 文的父亲说话很有说服力,他说:“男人就应该志在四方,一个男人总在家窝着不会有啥出息,既然小文都走出去了,到了大城市s市,就不能再回来了,这种走回头路的事不是老周家男人干的事。希望小文能给我们老周家争脸,在s市不混出点名堂,以后就不用再回家了。” 文听到父亲这么说一脸的苦涩,他知道父亲在宽慰他,在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父母希望他和若风能幸福,不希望拖累他们。文和若风的心都有些酸楚,可现实就是如此的没有选择余地。 若风总不能跟文回家乡在这个落后的小城市过一辈子吧?心疼若风的文也不能同意。那就剩下唯一的选择了,文留在s市和若风好好的过日子,努力的工作,努力的挣钱,有钱了给父母在s市买个房子,父母退休后就可以过来一起住了。 为了怕文和若风难受,文的父母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可文和若风却都笑不出来,因为他们觉得亏欠二老太多,他们觉得自己都是自私的人。 父母把孩子养大成人,孩子工作后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现在的文和若风都觉得自己有点忘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