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双面绣
柔和张姚氏身子都弱,不能像村民那样,开垦一块儿地,自己种粮食,自己种菜。

    她们不能坐吃山空,于是只能定时去襄阳城,接一些缝补纺绣的活计,靠这个养活一家三口。

    张姚氏的针线活儿不错,江柔还会些绣活,每日的进账的不多,但是已经够吃喝,并且她们手里还有些余钱,日子就这般往下过了。

    沈十三流蹿出京,被四海通缉的消息,是张姚氏带回来的。

    那天她在家带小安安,是张姚氏出去接活,晚间,张姚氏回家的时候神情明显不对,她以为对方是哪里不舒服了,就问,“大娘,是不是身子不利爽了?”

    张姚氏看了她两眼,欲言又止,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说:“今日我听人说,怀远将军弑君,逃出京城,不知道流亡到哪里去了。”

    江柔脑子空白了一瞬间,心里慌乱了一下,手里的针扎到了细白的拇指上,痛得轻轻叫了一声。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小安安在摇篮里睡得正香,江柔怕吵醒了孩子,轻叫一声就急促的闭了嘴。

    张姚氏赶紧拿了帕子替她捂伤口,担忧的看着她,“小柔……”

    疼痛一刺激大脑,江柔就立马镇定了下来,她黙了默,不知是安慰张姚氏还是安慰自己,“跟我们没关系的,不用担心。”

    这天下这么大,哪有这么容易说碰见就碰见了?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张姚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也就不再提这事儿。

    小安安已经近一岁了,考虑到如果让江柔一个人养三个人,担子实在太过沉重,而且张姚氏也没这么厚脸皮,让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儿帮她养孩子,她就给孩子断了奶,两人每天轮流去襄阳城里接活计,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小安安,接的活儿白天如果做不完,就带回家里来,两人一起熬夜赶工。

    张姚氏回来了,江柔把热在锅里的饭菜取出来,摆上碗筷,两人一起吃饭。

    两人饭间会话话家常,随意的聊扯两句,张姚氏端了碗,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对江柔道:“小柔,今天有人找上来,托付了一桩绣活儿。”

    江柔也坐下,擦了擦手,问道:“绣什么的?接下来了吗?”

    张姚氏摇了摇头,道:“暂时还没有,那人要的是,你也知道,我就会些简单的缝补,哪里会这个,所以回来问问你,明天再给人一句准话。”

    是属于苏绣,它能在绣品的两面绣上不同画面,让人从两面观赏,其中要运用各种精巧针法,使绣品的两面呈现不同的花样,还看不出破绽来。

    极其考验绣娘的绣工,再者,也不是说能在两面上绣上不一样画就行,还要让绣品逼真生动,方才是合格的作品。

    正由于这门技法要求严格,很费功夫,有能力绣这个的绣娘,几乎都在皇宫里当差,民间很难找到能绣的绣娘。

    但张姚氏看过江柔绣过。

    那是一副猫儿的图样,要把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数十股细线,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毫无痕迹,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那一对猫眼,江柔更是用二十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江柔的绣技是江母教的,她学得很出色。

    张姚氏是个聪明人,她从没有问过,江母怎么会这样的技艺,又从哪儿学来的。

    今天绣坊有人来问,她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先回来过问江柔。

    很费时间,如果图样面积大的话,更是需要短则半年,长则几年的时间来耗着,江柔一时也有点拿不准主意。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