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8章
    嘉祐五年, 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东、突厥伏念可汗大举西侵,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势如破竹,一马平川, 彻底完成对西突厥的吞并, 自此,东、西突厥合并,伏念也因此成为统一突厥的可汗,被尊为塔格大汗, 意思是高山一般令人敬仰。

    对突厥人而言或许是这样, 对中原人而言, 伏念就不是塔格大汗,而是棘手的敌人了。

    很多人这也才恍然,先前东、突厥之所以悄无声息, 相安无事, 只是在为这一次吞并西突厥做准备。

    原本有西突厥牵制,东、突厥固然是中原强敌, 也不至于强大到令人颤栗, 但现在,整个北方, 都已经笼罩在突厥人的铁蹄阴影之下。而西北重要的陇西右道,则一直被萧豫所占据。

    即使对军事毫无了解的嘉祐帝也知道,以突厥人的胃口,萧豫的凉国绝对满足不了他们的贪婪, 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娶了伏念妹妹的萧豫,与伏念结盟,一起对付中原王朝。

    这个认知让许多人的心一下子乱了起来,连嘉祐帝也一连数日,无心夜宿后宫,甚至辗转失眠,忧心忡忡,还特地将李宽范懿等人召入宫,在得到几个边境重镇都严阵以待时,这才稍稍放下一颗心。

    值此人心动摇的多事之秋,竟又传出安王派人去西突厥将真定公主救回来的消息。

    真定公主带残部两千余人入城,这么大动静,想要瞒是瞒不住的,贺融也没打算瞒,一封奏疏就呈上去了,还说自己想与真定公主进京陛见。

    弹劾他擅自行动,任性妄为的奏疏一下子又多了不少,嘉祐帝也暗暗恼怒这个儿子总爱添乱——真定公主并非本朝公主,又久居西突厥摄政之位,早已算是突厥人了,此番突厥内乱,中原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坐视旁观,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但你居然把人给带回来,悄无声息的也就罢了,竟还一下子就这么多人,要是伏念以此为借口来要人,那朝廷是给,还是不给?

    若是给,那朝廷的颜面何存?

    不给,可能就让突厥多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安王被弹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债多不愁背,他早已淡定,被许多人暗地里骂,他反正也听不见,没所谓,又不会少块肉。

    但对嘉祐帝的想法,他还是不能不管的,所以在真定公主归来之后,他立马上疏一封,说想趁着回京述职的机会,带公主归朝拜见天子,公主久在异乡,思念故土,希望能重游长安。

    贺融的请求很快被准奏,嘉祐帝想着当面好好教训一下儿子,免得他以后总是自作主张,贺融则希望借此机会,光明正大让真定公主出现在众人面前。

    除此之外,嘉祐帝也将兴王和卫王一并召回述职,于公,针对突厥壮大这件事,他想听听贺湛他们的意见,于私,也让卫王回来共叙天伦之乐——他的长子一直都还被留在长安。

    接到旨意的隔日,贺融与真定公主就启程了。

    真定公主那两千余部留在灵州,编入府兵,这是真定公主主动提出来的,这些真正的突厥人善于马上作战,体力比寻常中原士兵也要好上一截,贺融自然乐意让这些人来提升灵州的防守力量。

    但他也特地嘱咐林淼,不得将突厥士兵与中原士兵分开对待,须得一视同仁,一旦发现军中恃强凌弱,聚众排斥突厥士兵的行为,也该明确制止并进行重罚,还须将突厥士兵分散到各营之中,以免双方结成阵营,挑衅滋事。

    薛潭留守灵州,他的妻儿都在这里,有他在,贺融再无后顾之忧,而张泽毕竟是武威侯家出来的子弟,张家人都在长安,于情于理,他都该回去看看。

    一行人没有特意赶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