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6章
    贺穆似乎也觉得此事有些难以启齿,斟酌半天,也未能说出口。爱玩爱看就来

    反是贺融一语点破:“我以为父亲如今既然已经登基为免重蹈先帝晚年覆辙当早立社稷大计,定下储君人选以安朝野臣民之心。大哥为兄弟之长德合众望,理应为太子不二之选。”

    贺穆当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贺融竟直接将他难以启齿的话给说了出来,喜的是贺融这番话完全说到了他心坎上去。

    “三郎你当真是作如此想的?”

    贺融颔首:“先帝晚年正因犹豫再三迟迟不立太子,又在父亲与齐王之间左右摇摆以致于后来齐王生出非分之想。说句大不敬的话,齐王谋逆虽是十恶不赦之罪但先帝未尝就没有过错。”

    贺穆叹道:“你我兄弟在此不妨老实与你说吧,若说我半点上进之心都没有,不想当太子,那是假话,可我同样不愿兄弟几人因此生了罅隙。论功劳,你与五郎,当之无愧论嫡出,裴皇后如今也还年轻,将来未必就没有嫡子。其实,若是你与五郎有意五郎固然有战功在身,但毕竟年轻气盛,不足以服众,若是换了你”

    他顿了顿,下定决心:“若你有意,我愿向父亲进言,将你立为太子!”

    谁知贺融却摇摇头,半点不为所动:“这个太子,我当不了。论长,我非长。论贤,五郎功劳不下于我,更何况,我生母如今还背负逆案罪名,一日不洗白,她一日也就恢复不了名誉,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朝廷众臣,不可能不在意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父亲不喜欢我。”

    贺穆:“三郎”

    贺融摆摆手:“大哥不必安慰我,这是事实,我们都知道,恭愍太子之死,父亲一直念念不忘,如今时过境迁,他虽然不至于迁怒,可对我,也始终谈不上宠爱,若要立我为太子,莫说朝野人心不服,父亲也不会同意。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来就没想过与大哥争。”

    贺穆有些唏嘘,他这个弟弟,不居长,不排幼,却自小是家里最懂事稳重的,每当全家人束手无策时,他总能想出法子来,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众人的主心骨。一家人在房州其乐融融,来到京城之后,因为形势变化,更因为富贵荣华迷乱了双眼,人心渐渐起了变化,贺穆自问对底下弟弟们依旧关照有加,可也难保各人成家立业,渐行渐远,其中最明显的,无过于二郎贺秀。

    对比贺秀说出那一番戳心伤人的话,贺融的态度无疑令贺穆感觉莫大安慰。

    贺融:“父亲既是我们的父亲,也是天下之主,他自己身为长子,曾遭遇过先帝冷落,感同身受,我看父亲的态度,十有八、九也是偏向大哥的,所以大哥不必担心,至于裴皇后,我听说她曾主动提议,想将大哥认在名下,想必也是通情达理的。”

    贺穆不由动容:“三郎!”

    贺融接着道:“于我而言,如今皇位虽然再无争议,但北有突厥,南有南夷,还有萧豫等人为祸,先帝晚年,天灾不断,国库空虚,上回我与季凌巡视洛州,发现每年春夏之交,又或秋冬之际,黄河河道泛滥十分常见,治河花费不菲,朝廷对地方又无具体法令措施,地方官各自为政,有些上流地区,为了推卸责任,甚至放任自流,想让支流所流经的衙门去处理,是以一旦水势上涨,又逢暴雨,必然加剧灾情,恶性循环。江山社稷,说稳则稳,说不稳则不稳,试想若遇上天灾,百姓过不下去,自然要揭竿而起,此时又有外族趁虚而入,我们这个天家贵胄的身份,还能保得住么?”

    贺穆不由点点头:“你说得极是,若我们兄弟阋墙,最后得益的,只能是外人。”

    贺融拱手:“大哥如此明理,是弟弟们之幸。”

    贺穆:“不瞒你说,二郎自成婚起,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