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晋江文学城首发
    上巳节后,满园鲜花香气袭人,就连舜水先生的讲案都染上了花香。

    被花香逼到进退两难的舜水先生,终于决定将园中的这数盆鲜花赠予替自己翻译的小林儒者等人。

    儒者们得先生赠花,自是喜不自胜。

    后循此例,年年上巳节后,舜水先生得了花,摆上一夜,就再转赠弟子。

    其弟子们后来开馆办学,也按照这个例子,上巳节后那天赠花于弟子。

    除了上巳节增花与弟子,舜水先生甚至考虑在临近年关之时,依照以前求学时的师长们所在的那样,在年关之前出一次大考的题目。

    十一月时出大考一次,评定文章,最优者得梅一盆。

    这梅是山翁移植栽种的。

    从山上道观带走的梅花,经千里之遥,风餐露宿,海上漂泊,栽种于长崎之后,又移植了数株苗植于江户。

    此梅在冬日开两次花,每次花的颜色都不同。

    稀世罕见。

    又因为是舜水先生的大考第一才能得赠之物,更是平添了极高的身价。

    明月对于这种考第一就发奖品以资鼓励的行为没什么太大的意见,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山翁从去年就开始编写的《梅园菜单》,也找到了水户藩的特许专营的商人所联系的书局发型了。

    据说销量极好,挣了不少稿费回来。

    等书发售了,山翁吃到了自己写进书里的小菜,就着这些小菜,他又闲了下来。

    既然闲来无事,山翁又打算搞起写的事情了。

    “既然要写,那不如就写汉末晋初之间的事吧。”

    山翁下定决心要写三国的故事,自然也没人会拦他。

    山翁这一个道士,不去砸阴阳师和佛门的场子,只是一门心思的修自己的仙,自然是不会有人想不开的找上门来和他论道。

    毕竟,他出家修道之前,可是正儿八经金榜题名的进士,和舜水先生又是同年,所有人都不会想不开,去和这种知识渊博的学者去论道。

    既然没人和自己吵架,山翁又已经厌烦了与舜水先生的辩论,就只能自己写书去找人吵架了。

    明月也没想到,道观里头心平气和的老爷子,怎么来了扶桑之后就变得如此活泼了。

    舜水先生听说了山翁要写三国故事,也不惊讶。

    他甚至和明月兴致勃勃的聊起了他俩年少时,一同在书院念书时的趣事。

    “山翁年轻之时,极为喜欢各类杂书,又喜历史,两相结合,写过不少的文章……”

    等再长大一些,两人都没了年少时的爱好,国家倾覆之际,哪里还有写的兴趣了。

    现在到了扶桑之地,闲来无事,修仙论道之余,写一写,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退休老干部晚年兴趣爱好吗?)

    明月觉得有些好笑,之后又觉得有些惆怅。

    明亡了,烈皇殉了国,山翁和舜水先生二人奔波大半生抗清。最后却只见南明烂到不如茅坑,深感天下大势已去,与其成那清贼之民,不如远赴扶桑,不再回去。

    可——

    明月觉得自己没有说什么的立场,既然山翁现在想写书,那就写吧。

    山翁写的三国演义白描本,开篇就写董卓入京,天下大乱。

    明月看山翁写董卓,恍惚觉得他在写李自成入京。

    可她刚说到这里,山翁却说:“嘿,那闯王大不如太|祖,甚至不如董卓良多。”

    “闯王一入京来,满朝文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