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晋江文学城首发
    作者有话要说:有一舟停于长崎港口,不曾见舟上有人下来,亦不见有人上舟。

    此舟形制与本土船型不通,有船家见多识广,便道出此舟来自于明。

    .

    此国称明国来客为唐人。

    概因数百年前,遣使入隋之后,又于唐时大量遣使入唐,其后朝代更迭,尽数统称为唐。

    .

    舟内有一老者与一稚龄小童对弈。

    另有一身着玄色道服老者正卧于榻上,沉沉睡去。

    .

    棋盘之上,黑子大龙以被白子所截,黑龙之棋早已无力回天。

    .

    “有心杀贼,却是复明无望……”老者长叹,眼泪已沾湿衣襟。

    .

    小童收拾棋子,却道:“南明朝廷比茅坑更是不堪,救无可救、当断则断罢。而清又有何惧?国诈不过二百六十余年,其后皇帝也是他人掌上傀儡,苟延残喘不多时,便是神州倾覆,生灵涂炭,耻辱柱上千秋万代定有其名。然此又有何惧?星火燎原,生生不息,自此绝境之后,便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又何须那盼那天子帝王贤君明主?自此,天下大同。三百余年之后,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世间仅余寥寥四国可与为敌。而五国共识,乃天下共识。”

    .

    老者长叹,却道:“吾之所学,三百余年后,便无用武之地?”

    .

    (哦,拿千字文[1],三字经[1],增广贤录[1],声律启蒙[1]之类的书搞学习班还是挺热火朝天的。就是拿个弟子规[1]这等烂书误人子弟的骗钱学习班也不少。至于打着“国学大师”的旗号,此等沽名钓誉之辈各处走穴靠坑蒙拐骗也能捞个盆满钵满。)

    .

    这些糟心事情现在说了也徒惹人烦心罢了。

    .

    “有用则学之,无用则束之高阁,人间之事尽数如此,何须担忧?”

    “罢了。”

    老者又是一叹,起身,拿出纸笔,研墨之后,提笔写下一封信,洋洋洒洒数百字,写完之后,落款,待字迹干透,便折起信纸,装入信封之中,信未封口,随后提笔又写一拜贴。

    .

    小童接过信去,掀帘而出。

    .

    ◇◇

    .

    老者与小童乃是逃难而来,行至海边,乘船出航东渡扶桑,不再归返。

    二人所搭之舟,乃是天下大乱之后,海禁名存实亡之时,航于马六甲、吕宋船队所属。

    扶桑闭关锁国之令四十余年,无一唐人登上本土之地,凡事贸易之物,尽数于长崎港内一地交换。

    船上所带译者见小童出来,见其手上拿一拜帖、一信,便知此乃老者之意。

    .

    “先生。”小童作揖后,便说出来意,“征君意已回转。然征君已知天命,船上一应俱全,万事虽好,但非脚踏实地,恐有不测。”

    .

    “这……”译者面露难色,却也只能叹气,“此国之征夷将军下令别国人等不可踏足国内——”

    他却又下定决心:“我有一法,仅可一试。”

    .

    小童又是作揖道谢:“多谢先生。”

    .

    待通商之时,双方交换所需物资,船队交付香料丝绸饰物锦缎,华美之物令人咋舌,而日方交予黄金白银更是令人只觉不虚此行。

    译者思及船上老者,便提及了此事。

 

-->>(第1/7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