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84章 请旨招兵(3)
    有了岑参和高适的加入,征兵事务进行得更加顺利,正月原本是各家各户百姓们呆在家中过春节、走亲访友的热闹日子,但是因为赵子良的这次的征兵,长安城内变得更加热火朝天,许多人家的儿子打点行装前往城外的军营报道。

    正月初六这天,玄宗和杨玉环乘坐御辇前往华清宫,通过金光门之后发现城外热闹非凡,撩开御辇窗帘一看,只见大片空地上竖起连绵不绝,一眼也望不到头的军帐,军帐之间旌旗招展,被风吹得飒飒作响,军营周围被藩篱阻隔,每个三五步便有一名军士持枪站岗,许多平民百姓站在藩篱外看着军营已经入伍的新兵们正在军将的指挥下进行操练。

    “高力士,停下!”玄宗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出声喊道。

    车队停了下来,高力士小跑着过来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玄宗指着连成一片的军营军帐道:“你去问问,这里是怎么回事?怎么建起了军营?”

    高力士立即安排一个小太监去打听消息。很快,打听消息的小太监就回转过来,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赵子良将军为了征兵在此设立的营帐,只是临时的,过了上元节等他们启程出发之后就会撤除!”

    “怎么这么多人围观?这里面怎么还有人操练?”玄宗又指着军营内外问道。

    小太监道:“百姓们之所以围观是因为历来军营重地都是禁区,不许无干人等停留和观望的,如今赵子良为了让百姓放心把子侄送来从军,开放了禁制允许百姓观看,百姓们心中好奇,所以有大批人围观。军营内这些操练的兵士都是这两天新入伍的,这不,赵子良为了赶时间这就让人操练上了!”

    玄宗听了脸色很难看,“糊涂,兵者,国之大事也!操练之法岂能轻易示人?来人,传赵子良过来见朕!”

    旁边杨玉环劝道:“算了吧,三郎!赵将军既然让百姓观看,肯定是有其道理的,也说明不惧被人看去操练之法,操练之法是死的,负责操练的人才是关键,臣妾不懂兵事,可也都知道这一点,三郎文韬武略,岂能不知?再说了,如今赵将军忙得很,哪里有空跟你在这里闲话?咱还是走吧,不要打扰他练兵了!”

    “等等!”玄宗举起了手,盯着眼睛看着军营内的新兵们在军官的号令下操练,那些军官不时发号施令,又不时地纠正兵士们的错误动作,忍不住道:“这是何操练之法?这种操练之法颇为新奇,朕怎么没见过?”

    杨玉环笑道:“陛下不知,可臣妾却是知道的,这是赵将军独创的操练之法,臣妾每次去他府上,他的扈从亲兵每日都要操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风雨无阻!你看看那些负责操练的军将,都是他的亲兵扈从,他们一个个精神旺盛、气质凛然、神色肃穆、身形笔挺,就算是再油滑之人到了他们手下,也会慑于他们的威势而变得老老实实的!”

    玄宗摸了摸胡须道:“赵子良还是有些本事的!”

    赵子良手下的旋风十八骑之外,还有三百扈从,这三百扈从都是从军中选拔的精锐中的精锐,各个的战斗力能以一当十,每一个也都是合格的军事教官,只要有这三百扈从在手,他都能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一支至少一万人的精锐大军。

    由于时间紧迫,赵子良安排扈从们尽量先把先入伍的新兵们训练一些基本的队列、转向、站军姿、齐步走、齐步跑等等科目,新兵被训练了这些科目之后,过了正月十五就能从容上路,上路行军后,队伍不会乱。

    杨玉环听了玄宗的话不由委婉地劝诫道:“三郎,这大唐可只有一个赵子良,他能从安西杀到河西,又从河西杀到漠北,无一败绩,不可能每次都是侥幸,陛下身为九五之尊、一代明君帝王,难道还嫉妒一个将军的才能?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